课题组简介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型科研机构,开展战略性、原创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突破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支撑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建成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成为享誉全球的人工智能原创理论和技术的策源地。
视觉传感器(AI for Imaging)团队致力于研发设计新型人工智能视觉传感器、图像处理芯片链路、光学元件以及相机系统,提升在极暗光、高动态、极低功耗和低带宽等条件下的成像和视觉感知的性能,为多种计算机视觉任务提供基础硬件支撑。目前,视觉传感器团队已在图像传感器、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与国际领先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携手科研合作,目标突破感算存一体、仿神经形态人工智能视觉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实现任务驱动型的智能化信号采集和协同处理系统,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信号采样、表示和处理的理论框架,在关键传感器技术方面实现自主可控。
【团队介绍】
1.团队leader
顾金伟,最早的一批将深度学习应用到三维重建以及材质/光源估计中的研究者。首次提出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估计算法。2013和2018两次被邀请为美国国家自然基金机器智能(Robust Intelligence)的评委,以及担任顶级期刊领域主席。
2.器件设计方向
团队成员在材料可控生长、新型器件设计组装以及物理机制挖掘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发表论文47篇,总引用三千余次 (Google Scholar统计),6篇曾入选ESI热点或高被引论文,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数475次。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唯一第一作者)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8篇,代表性纳米线仿生眼的工作发表于Nature正刊,实现了传感器从平面到球形的突破,被国际同行誉为“近几十年来,仿生眼的重要突破”,论文入选 “Nature Research Highlights”、“Nature Hot Topics” 以及 “2020年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等,受关注度居于同龄所有Nature论文的前10%;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以及“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
3.软件设计方向
在视觉算法领域,团队成员在TAPMI、CVPR、ICCV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百余篇,包括多篇oral以及spotlight论文。所开发算法在Kitti Stereo立体匹配任务上位列第一名长达半年,在AIM时域超分比赛中两次获得冠军。团队成员构建的AI高清拍照算法已搭配百余款手机,服务于上亿用户拍照;AI传感器硬件算法与新型传感器阵列联合设计,也成功固化到RGBW,RGBCMY,2X2OCL等多款传感器中,在极暗光成像,色彩还原,解析力等成像指标上取得突破。
01
岗位介绍
一.计算摄影算法见习研究员
【岗位描述】
探索人工智能和计算摄影交叉领域的科研方向,跟踪科技前沿;
设计和实现人工智能视觉传感器的相关算法,并且撰写论文和专利。
【任职要求】
本科(含在读本科生)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应用数学等相关专业;
要求有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相关研究或工程经验;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和数学基础,有相关领域顶会论文者优先;
熟练使用C/C++、Python中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熟练掌握PyTorch、Tensorflow等深度学习框架之一;
有较强的数学推导和研究能力,可以进行算法创新设计和实现,能够熟练阅读英文文献并归纳提炼关键创新点。
二.计算光学见习研究员
【岗位描述】
对计算光学成像有浓厚兴趣,持续跟进业界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
研发计算成像图像重建、光学元件设计、相机系统成像优化等前沿算法;
搭建由新型图像传感器以及光学元件组成的相机系统原型,并评测性能 ;
辅助团队完成上述相关研究领域的项目申请和基金申报工作。
【任职要求】
国内外重点高等院校计算机、光学、光学工程、信号处理、自动化、应用数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
至少掌握以下相关知识中的一种:几何光学,傅立叶光学,图像信息处理,机器学习;
掌握MATLAB,Python编程语言;
熟练深度学习框架者优先;
有论文发表或者专利者优先。
三.类脑人工智能计算系统见习研究员
【岗位描述】
开发和维护神经形态计算算法框架,设计和优化类脑计算系统,提升系统性能。
进行类脑计算前沿算法和系统研究
参与论文构思、写作和发表的全流程。
【任职要求】
熟练掌握Python和Pytorch,具备快速熟练实现算法原型的能力。
熟悉C++,具备良好的工程代码阅读和实现能力。
发表过一作顶会或期刊论文优先。
实习半年或以上。
四.视觉传感器感知见习研究员
【岗位描述】
对视觉传感器感知能力研发,特别是极端环境下的软硬件结合高精度感知算法研发;
参与设计实现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感知框架,参与完成小样本多模态数据的快速感知;
参与无透镜感知、源数据感知软硬件系统的研发及实验平台搭建
【任职要求】
本科或以上学历,计算机、电子信息或软件等相关专业;
有较强的编程和算法实现能力,熟练掌握 C/C++ 编程,熟悉 Shell/Python/Matlab 编程,算法基础扎实,掌握常见设计模式,具有良好代码风格和质量意识,能独立完成算法模块设计、开发和测试;
优秀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充满激情;
熟练阅读英文文献,具备较强的文献调研和分析能力;
有深度学习研究背景,对一个或多个领域算法研究,有顶级会议论文发表经历优先;
对以下计算机视觉方向有一个或多个领域的研究:人脸识别,行人重识别,聚类,立体视觉,3d/2d 目标检测,,2d/3d关键点检测,行为理解等;
有较强的代码能力优先,熟悉GPU并行计算,熟悉CUDA或OpenCL编程;
动手能力强,有良好的沟通、协作、和表达能力,乐观主动,自驱性强。
五.成像材料见习研究员
【岗位描述】
从材料选择、器件结构、光学匹配不同层级,设计制造新型图像传感硬件;
设计开发感存算/感算一体的新型成像硬件计算器件,构建智能成像系统;
搭建基于AI的不同场景的专业成像材料测试平台,科学评估系统性能;
辅助团队完成上述相关研究领域的项目申请和基金申报工作。
【任职要求】
国内外重点高校微电子、材料、光学、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复合背景为佳;
掌握半导体材料器件基础知识,熟悉微纳加工技术,具有柔性可穿戴或神经形态器件研究基础为佳;
熟练阅读英文文献,具备较强的文献调研和分析能力;
在相关顶级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者或者有专利者优先;
动手能力强,有良好的沟通、协作和表达能力,乐观主动,自驱性强。
6.图像FPGA系统见习研究员
【岗位描述】
参与计算成像/计算光学整体硬件系统的方案设计;
参与相关图像处理算法在FPGA上的优化与实现;
基于HLS方法学实现硬件原型的快速实现,与算法研究员一起推进产品原型开发;
参与实际项目中的难题攻关。
【任职要求】
本科及以上学历,集成电路、计算机、电子通信等相关专业毕业;
熟练掌握FPGA开发,IP调试,验证流程,有xilinx mpsoc,versal系列开发经验的优先;
有C/C++/Python/systemc等上层语言经验,有high level synthesis相关经验的优先;
熟练Verilog/VHDL等RTL语言,对逻辑和时序优化有较深理解;
具有图像算法FPGA实现经验者优先,具有嵌入式驱动开发经验者优先;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有责任心和上进心。
02
截止时间
简历可发送至 ��� vision sensor team:
visionsensor@pjlab.org.cn 或 limeng@pjlab.org.cn
请在主题中写“视觉传感器_姓名_岗位”。
转自:“知社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