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木薯在单倍型精度下的DNA甲基化研究
2022/11/11 16:21:18 阅读:194 发布者:
胞嘧啶DNA甲基化参与转座子沉默、X染色体失活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在植物中,DNA甲基化由MET1(哺乳动物DNMT1)、DRM2(哺乳动物DNA MT3)和两种植物特异性DNA甲基转移酶CMT2和CMT3介导。由于木薯具有高度杂合的基因组,前人报道过的基于非单倍型精度基因组的DNA甲基化图谱错过了很多甲基组特征。随着长读长测序技术的进步以及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的发展,单倍型精度的基因组可用于解析高度杂合的基因。2022年11月01日,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Jacobsen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Haplotype-resolved DNA methylome of African cassava genome”的研究论文。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通过比较单倍型精度的木薯DNA甲基组,构建了囊括基因组杂合度的单倍型表观遗传调控景观。
作者分别构建了两种木薯种植-TME7与TME204的单倍型精度DNA甲基化组,不同的单倍型呈现相似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图1A),在gene body区、转座子插入区域同样呈现相似的甲基化水平(图1B-C)。木薯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结构变异,研究发现结构变异侧翼具有较低的甲基化水平,而结构变异处具有较高的甲基化水平(图1D-F)。作者猜测结构变异倾向于发生在低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组区段,结构变异的发生会诱导该区段向高甲基化修饰转变。单倍型之间存在差异的甲基化胞嘧啶(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cytosines, DMCs),可被分为三种情况:(I)由单倍型间SNP/InDel导致;(II)由胞嘧啶上下文差异导致(如:CG in hap1 and CHH in hap2);(III)胞嘧啶上下文相同,但甲基化水平不同。I类DMCs主要由SNP介导,II类与III类DMCs主要由CHH介导(图1I)。由CG突变为CHG或CHH位点,其甲基化程度会降低,由CHH位点突变为CG或CHG位点,其甲基化程度会升高(图1J-K)。对DMCs的位置分布说明转座子附近是DMCs发生的热点区域(图1L)。相较侧翼,DMC处的核苷酸多样性更高,说明这些位点受到更加频繁的自然选择(图1M-N)。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bi.13955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