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者视点-王永平教授: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主抓手

2022/11/7 9:56:16  阅读:210 发布者:

王永平,男,19652月生,博士,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2018年度十大创新团队“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带头人,贵州省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省级重大招标课题3项、其他省级项目8项、省级政府部门委托项目10余项。在《农业经济问题》《改革》《经济纵横》《农业现代化研究》等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持完成的多项研究成果和规划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或由省政府批复实施,研究成果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2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主抓手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时代十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擘画新蓝图,全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时代主题,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是促进农村居民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农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重大跨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分散经营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形成的“分得充分、统得不够”的问题日益凸显,实践中农村集体统一经营弱化、集体经济实力弱小、集体经济组织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突出,一方面制约了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的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农村要素资源利用低效和闲置浪费;另一方面不利于缩小城乡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容易导致农村两极分化,影响共同富裕进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共同富裕基础的关键时期。以共同富裕目标为引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重点破除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桎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凝聚力、战斗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建立农村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人才队伍和有热情、有责任感、甘于奉献的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发展壮大一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沉睡资源和闲散资金,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潜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集体“三资”开发利用效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租赁型、入股分红型、抱团发展型、异地置业型、服务创收型等集体经济,多途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同时完善集体收益分配制度,增强集体经济助农增收、服务村民的能力以及村民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转自:贵财学术之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