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圆满结束 南科大3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参与探讨未来科学、科创新机遇
2022/10/26 17:47:54 阅读:230 发布者:
2022年10月23日,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与香港科学院首度联合主办国际前瞻性的科学会议“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下简称“论坛”),于香港会场香港科学园高锟会议中心圆满结束。本次论坛荟萃科学界翘楚,邀请二十余位世界知名科学家,包括8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围绕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领域展开前沿科学探索,约240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嘉宾深度交流和研讨,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同步参与研讨。亦设有1000个线上会议名额予大众参与论坛,同时,主办方官方社交媒体平台、两地各大媒体平台同步进行直播,打破地域界限。
“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希望展示和推广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实力和影响力,以科学之名和公益行动,凝聚学界智慧、带动社会力量,共筑来自科学界的“建设性”势能,探寻未知未来的建设方向,为香港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助力。
论坛伊始,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及“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科学委员会联席主席徐立之、未来论坛理事会2022轮值主席及“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科学委员会联席主席沈向洋致欢迎辞,为论坛揭开序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玉卓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致开幕辞。
多名顶尖科学家及嘉宾就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范畴进行主旨演讲及对话交流讨论。物质科学范畴“基础物质科学之美,及其有形与无形之效用和影响力”环节南科大校长、2016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薛其坤,南科大讲席教授、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马大为,南科大副校长、2022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杨学明分别作主题演讲。
薛其坤作报告
薛其坤作“非常规高温超导非常规在什么地方”主题报告。自1986年发现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电性到今天,超导机理仍然是物理学界未解的重要科学难题之一。报告指出高温超导具有复杂的特性与具有重大应用潜力,原子尺度对材料和器件的控制有可能是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一个关键,研究工具和手段的发展是科学进度的重要推动力,并鼓励年轻科学家继续努力发掘类似常温下铜氧化物液氮温区超导、高压下H2S近常温超导等常温超导体系。
马大为作报告
马大为作“有机合成的未来”主题报告。在过去几十年里有机合成化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给我们发现和生产一些功能分子例如药品,染料和电子化学品等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报告着重介绍了有机合成的未来趋势,包括发展更有效经济的合成方法,功能导向的有机合成,自动化合成和智能辅助的合成设计等。
杨学明作报告
杨学明作“自由电子激光及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主题报告。从1960 年代激光发明以来,激光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它对现代科学和工业技术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但常用激光介质很难产生极紫外到X 射线波段的激光。近二十年来,以现代加速器为基础的自由电子激光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极紫外-X 射线波段激光技术的革命。报告介绍了自由电子激光技术及其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应用。
物质科学范畴环节港深两地嘉宾连线对话
薛其坤、杨学明、马大为出席物质科学范畴嘉宾对话环节,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王有明出席数学与计算科学范畴嘉宾对话环节,港深两地嘉宾线上亲切互动,解答疑问。
问答环节,南科大的同学和青年学者踊跃提问,三位院士一一解答。薛其坤校长在解答师生疑惑中,勉励南科大的青年学子和学者,志存高远,勤学苦练,不断提升自我的抗压能力,以强健的体魄和意志力,为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黄乃正致辞
会场尾声,南科大长期访问杰出教授,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乃正作闭幕致辞。黄乃正表示,近年深圳为香港人才在深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条件,深圳已经成为了香港人才在内地发展的首选之地。希望港深两地的科研工作者们能继续保持信心与干劲,继续推动两地科研工作进一步发展。
论坛最后,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大会2022轮值主席、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及主席虞锋,和徐立之作闭幕致辞,活动圆满结束。
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希望奖励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影响社会风尚,吸引更多青年投身于科学。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 675 万元人民币(等值 100 万美元)。
此次论坛是“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活动之一,接下来还将举办获奖者学术报告会、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等活动。
- - - 南方科技大学科研部 - -
转自:“南方科技大学科研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