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Cancer Res | 安徽医科大学揭示新型的p62剪切转录本促进乳腺癌化疗耐药机制

2022/10/26 16:48:16  阅读:206 发布者:

化疗耐药是导致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乳腺癌患者中,超过80%的病例不能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导致患者疗效不佳甚至治疗失败。因此,了解乳腺癌的化疗耐药及其机制,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近日,安徽医科大学吴正升教授团队在肿瘤研究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刊Cancer ResearchIF=13.312)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n alternatively spliced p62 isoform confers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先对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肿瘤样本进行RNA测序,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3'RACENorthern blot等实验验证,发现了一种新型的p62 mRNA剪切转录本(p62-SU),该转录本携带短3'-UTR,其表达与乳腺癌化疗耐药密切相关。通过一系列体外和体内实验发现,相对于已知的携带全长3'-UTRp62 mRNA转录本(p62-LU),p62-SU可以显著增强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活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化疗耐药性;CPSF1通过可变剪切介导了p62 mRNA3'-UTR截短。研究证明,p62-SU是通过逃避miR-124-3p的抑制,从而产生更多的p62蛋白,最终导致了乳腺癌的化疗耐药。该研究结果显示CPSF1-p62-miR-124-3p信号通路参与了乳腺癌化疗耐药进程,为认识肿瘤治疗抵抗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线索。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博士研究生郭欠影、王浩为共同第一作者,吴正升为最后通讯作者,浙江大学研究员黄星、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谭胜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等项目的资助。(科技产业处 基础医学院)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58/0008-5472.CAN-22-0909

转自:医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