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荐读|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历史经验研究

2022/10/24 15:33:51  阅读:234 发布者:

摘要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分析党的政治建设历史进程、必要性,总结经验,对新时代党深化政治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必要性

(一)党的政治建设的含义

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含义,目前学界研究甚多,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有学者从党的政治建设构成要素的角度理解,认为政治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能力、政治纪律和规矩等各个要素;还有学者从政党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建设是政党为了保持长久生命力,以提升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为目标的一种政治手段。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文件内容可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笔者认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政党通过提高党自身建设能力以获得人民的政治认同感从而保持长久生命力的一种手段。

(二)党的政治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新的时代使命的现实要求。

首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党是有阶级性质的,任何政党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都有着自己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阶级基础。要想维护本阶级的阶级统治,必须强调“讲政治”,政治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因此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从而保持政党的性质。其次,加强政治建设有利于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先进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党的理论思想路线具有真理性,二是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引领性。纯洁性是指党员在思想上坚守政治信仰,组织上自觉遵守党规党纪,行为上始终为人民服务。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事关党的建设质量,事关党能否塑造良好的执政形象,事关党的群众基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最后,加强政治建设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围绕时代中心任务展开的,不同时期,党面临的时代场域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需要党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制定出阶段性任务以促进党的建设。

总之,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阶段,能否实现强国梦,关键在于党,在于党的政治建设好不好。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政治建设贯穿于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概念,并且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突出”“统领”“摆在首位”的重要地位。但在之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中都可以看出政治建设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建设主要是从思想、组织、纪律领域展开的。在思想上,毛泽东同志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强调领导权要牢牢把握在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手中。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强调要重视党内作风建设,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强调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另外,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包括人民军队要“行动听指挥”。这一举措提高了人民军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肃了党内政治生活,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总之,通过一系列措施,党树立了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为夺取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的政治建设继续围绕思想、组织纪律、作风角度展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毫不放松,高度重视党自身的建设。这对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和健康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秉公执法、严惩腐败的形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虽然没有使用“政治建设”的概念,但他提出了许多与政治建设相关的重要观点: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恢复和坚持民主集中制。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胡锦涛同志在思想建设中提出“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表明党对政治建设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导向,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9131日印发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对于更好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总之,党的政治建设虽然并没有在建党初期就被明确提出,但是围绕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的举措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走向成熟,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规律以及重要性的认识越发深刻。无论是过去还是当前的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都至关重要,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因此,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建党百年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党史观,深刻总结革命年代、现代化建设年代所积累的经验,并予以弘扬,这对于党深化政治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实践基础上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必须始终坚持;同时马克思主义又具有发展性,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将先进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从历史进程看,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形成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是党在实践中的历史沉淀之物;如今的政治建设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过去党的建设思想,同时随着实践的深入开展得到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发展进入活跃期、新阶段,继续指导实践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建设理论,形成新的科学理论;另一方面,这些新的理论又作为政治建设实践的行动指南,为新的政治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这样,政治建设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逻辑理路循环往复,不断促进党的政治建设工作向前发展。

(二)坚持问题导向和现实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时刻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暂缓考虑与解决的问题不相关的事情,时刻保持问题意识,主动积极解决,防患于未然,从而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党根据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中心任务的不同,及时调整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从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坚持现实导向,就是要依据时代背景和基本国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政治建设内容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具备全局性也具备阶段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在这个总的历史任务的统领下,中国共产党将其分成多个小任务,分阶段、分步骤逐渐实现这个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当下我国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和时代背景,针对党内可能存在的问题,时刻保持警惕并及时发现问题,对党的政治建设作出调整,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维护党长期以来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发挥带头作用,带领人民群众逐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三)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协调推进党的其他各项建设

在过去的长期实践中,党的政治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共同构成了党的建设的矛盾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一方面,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被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另一方面,其他各项建设的建设效果反过来也影响着党的政治建设的整体推进。政治建设在思想建设领域的主要体现为:坚定政治信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沿着正确的政治道路前进。而政治建设反映在组织领域,就是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注重基层党组织的功能,提高选人用人标准;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监督;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推进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建设。

总的来说,党的政治建设为党的其他各项建设指明政治方向、明确政治目标、确定政治路线、提出政治要求等,能否做好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来源】《时代报告》2022/7 总第448期。

【作者单位】赵薇薇,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自:时代报告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