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百年间,它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与方向,并据此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作出了强劲的证明。
科学的理论指导,是一个民族顺利攀登科技顶峰的思想基础,中国人民想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更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持。研读百年党史,不难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每一个理论成果的诞生、每一次巨大成就的获得,都正确地引领中国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光明道路。它们释放的能量不竭余力地滋养着中华民族,为我们的伟大复兴照亮前进方向,为我们的生活改善贡献集体智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史稿》这一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著,拉开了对我党自身科学理论研究的新篇章。此后对毛泽东思想的系统研究以及相关学科建设的展开,为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准备了条件,推动了改革开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大理论成果研究的繁荣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党更加重视全体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逐步上升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近几年研究成果颇丰。
一
学习党史,领悟党的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其科学的理论内核指导下,依据本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真理,它始终以开放包容的特点,学习其他理论的优秀之处,不断结合实践发展完善自己的理论内涵。正是在这一正确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各代领导人在领导党的实际工作中,逐步发展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百年党史中领悟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就是品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逻辑。
(一)植根于社会发展与党的理论创新
品读百年党史,可以看到,我国的每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党的使命任务紧密相连。社会发展每前进一步,理论创新必跟进乃至超越一步。回顾党的历史,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完成民族独立及后续生产力的发展,我党形成了第一个伟大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它对我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发展完善,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事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现,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规划了新的科学路径,为实现共同富裕明确了新方向。这一个个理论成果的出现,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来都不是理论教条的信奉者,而是紧扣时代主题、勇于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开放创新的开拓者,而这实事求是的特点正是它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内在源泉。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不是从主观主义出发、从教条主义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理论创新的有效发展离不开主观思想的解放,更离不开对实践的正确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党上下针对真理标准问题展开大讨论,不断深入探索、摆脱思维禁锢,终于提出并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之后一系列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都以此为重要起点。社会主义本质的详细阐述,在全国范围内解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根据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把国家发展的中心拉回到经济建设中来,使得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动乱之际,稳住了自己的发展步伐。这些理论的不断推进创新,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引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党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科学性的另一力量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不是墨守成规,不是逃避创新,相反,对它的坚持和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坚持不是一成不变,创新也不是为所欲为。想要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把马克思主义提升到信仰的高度,坚守自己的信仰,将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研读,不难看出,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呈现的特殊规律,论证了它必将走向灭亡的未来命运。他们提倡呼吁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生活,论述的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势与我国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革命以及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谋而合,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和改革有了深层次的灵魂契合。正是基于此原因,我国的前辈先贤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此后,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风雨兼程、充满艰难险阻的前进路程中,马克思主义始终闪烁着理性与科学的光芒,引领着我党一次次攻坚克难、走向成功。
不论实践如何发展,理论如何创新,都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为我国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只有真正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不断完善我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才能推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坚持在继承中创新谋变,又要在创新中把握继承的辩证发展道路,即不论如何发展,都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能把原著中的细枝末节的话语当作真理,脱离中国的具体实际,自我设限,不敢创新。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人为本等观点理论的提出,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就是这样,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核心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又结合本国实际发展情况和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大胆创新。我国的各项伟大理论成果,既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内核,又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二
学习党史,感受党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也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意味着近代以来长期遭受苦难的中华民族正在崛起、富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党的百年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站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站起来”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题,因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一致呼声。共产党人怎样带领人民群众粉碎帝国主义侵略的意图,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并据此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毛泽东同志面前。面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而非共产国际幻想中的指挥来行动。毛泽东同志认真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重新审视敌我军事力量的差距和分布,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全面胜利提供新的方向指引以及正确可行的实践方针,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历史向我们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提出,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道路。这是适应我国国情,开启中国革命实践的正确道路,在它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了这场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使中华民族以昂扬的新姿态屹立于东方。毛泽东思想这一理论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面深入、为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问题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富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如何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发展经济需要很长时间,特别是在没有典型资本主义发展基础,而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的中国,“富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主题。面对一穷二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改造、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社会主要矛盾等理论。
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既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又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面对经济体制僵化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能表现为贫穷,而是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为后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发展是硬道理”理论的提出准备了条件,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造性运用,是立足我国实际,切实发挥中国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紧密结合,利用市场有利的一面,配合宏观调控的手段,以中国共产党人敢想敢干的精神,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真正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理论成就,这些成就的实际运用和实施,开辟了新的历史进程,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第二次伟大飞跃。这一目标的完成,同样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运用的前提下实现的。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强起来
当前,我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新时代中国的伟大课题,“强起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前进的新主题、新目标。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和国内改革出现的种种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论创新。针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又要注重精神文明;既要学习别国优秀文化,又要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完成。我党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敷衍、不急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到实处,在加强政治学习的前提下,勇于开拓实践,不断夺取新时代的一次次胜利。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的伟大事业取得了全面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的、根本的历史变革。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要为共同富裕这一历史目标的实现做好准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所有实践终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领导我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入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只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使中华民族完成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才能更快更好地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都离不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今后,我们仍要继续拥护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走向新的成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奋斗百年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细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只有系统地学习党建发展过程中的理论成就,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脉络。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定地维护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理论引入具体实践,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同时,中国共产党不断发掘我国国情的实践需要,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将之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相比较,利用中国共产党人的聪明才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开展。党史常读常新,因为它是一直发展着的历史,其内涵和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过程和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此,我们更应加强对党史的研究,为中国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时代报告》2022/6 总第444期。
【作者单位】高慧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自:“时代报告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