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李海舰、朱兰、孙博文 | 新发展格局:从经济领域到非经济领域 ——加速启动“五位一体”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2022/10/24 13:55:24  阅读:230 发布者:

作者简介

李海舰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兰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孙博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新发展格局:从经济领域到非经济领域 ——加速启动“五位一体”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研究背景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新发展阶段的目标是未来3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领域“全面”现代化的要求;新发展理念则为中国“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是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高质量发展并非单一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领域在内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目前,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较少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非经济领域。而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已经开启了构建诸领域新发展格局的总探索。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创造和伟大实践,基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新”理论整体上的逻辑自洽和“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一致,基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本文提出将新发展格局从经济领域拓展至非经济领域,构建“五位一体”新发展格局。

主要发现

“五位一体”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坚持政治观、全局观、系统观、全球观、未来观、引领观五个“总体理念”,按照高质量供给需求、高强度动力支撑、高水平安全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品质人民生活五个“总体要求”,探索新时代、新阶段、新技术下的发展新路径。论文分别探讨了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政治文明新格局、文化发展新格局、社会发展新格局和生态文明新格局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包括“三个高水平打造”“四个优势发挥”“五个融合”“三个强化三个建设”“三个共同体构建”。

具体来说,经济发展新格局以高水平国内循环、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水平自立自强为核心要义,通过促进生产要素流动畅通、供给需求动态适配、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循环、一二三次产业循环、城乡经济循环、东西部经济循环、南北方经济循环,打造高水平国内循环;通过节点企业开放到网主企业开放、推进流动型开放到制度型开放、倾斜式开放到平衡式开放、经济领域开放到非经济领域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遵循科学发现规律、科技创新区域集聚规律、探索符合科技创新规律体制、把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规律,打造高水平自立自强,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相统一的“双高”模式。

政治文明新格局核心在于发挥党的全面领导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为人类发展提供新道路。文化发展新格局根本在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代文化,践行大德体系、打造人文价值、重塑文化优势、厚植文化自信、引领全球文化,促进文化与社会、经济、科技、时代、政治融合,为人类文明提供新形态。社会发展新格局,需要在社会建设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强化人口、教育、健康发展,建设安全、公平、幸福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生态文明新格局,核心在于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政策启示

“五位一体”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始终把创新置于核心地位,把数智化贯穿其中。五个新发展格局目标相同、功能相融、机理相通、路径相撑、终点相依,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共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与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相一致,本文提出“五位一体”新发展格局的时间表路线图,即力争“五位一体”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从塑形到成型、“十五五”期间(2026-2030年)从定型到完型、“十六五”期间(2031-2035年)完全成功成熟。“五位一体”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和构建,将极大丰富新时代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为“十四五”乃至中长期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政策参考。

数据公开

论文附件已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网站http://www.jqte.net/公开。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原文刊发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年第10

转自:香樟经济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