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al Cell】赵杨研究组揭示植物根部避盐性分子机制
2022/10/17 17:07:30 阅读:186 发布者:
2022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杨研究组于Developmental Cell期刊杂志在线发表题为“Root twisting drives halotropism via stress-induced microtubule reorient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ABA激活的SnRK2蛋白激酶磷酸化修饰微管结合蛋白SP2L介导根尖避盐性的作用机制,为培育抗逆稳产作物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分子靶点。
我国土壤盐碱化导致耕地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的有效供给。研究植物对盐胁迫的感应机制,阐明植物适应盐胁迫的策略,将为作物抗逆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思路和分子靶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盐碱地造成的危害
来源:https://wad.jrc.ec.europa.eu/soilsalinization
生命体都具有趋利避害的能力。单细胞的草履虫具有趋向有利刺激,而逃避有害刺激的特性;动物通过移动逃避危险和其他不利环境。植物虽然不能像动物一样移动,但可以响应环境刺激而进行定向生长,从而避开不利环境,这一现象被称为向性运动。植物器官生长方向朝向刺激一方的为正向向性生长,背向刺激一方的为负向向性生长。根尖避开土壤中高浓度盐离子区域的负向向性生长称为避盐性(Halotropism)。土壤中的盐分布不均匀,深层土壤盐害较浅层土壤更为严重。因此,避盐性是植物应对盐胁迫的重要策略之一。增强植物根部避盐性,从源头上降低土壤高盐环境对植物的损伤,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植物根尖避盐性的细胞学过程和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植物通过向性运动响应环境刺激。植物根尖避开高盐环境的向性运动称为避盐性(Halotropism)
来源:https://doi.org/10.1093/pcp/pcac078
研究内容
研究人员构建了一套模拟土壤盐浓度梯度分布的分隔板研究系统,并观察到模式植物拟南芥根尖的避盐生长。研究人员发现避盐响应过程中,根尖ABA浓度快速升高;还发现ABA合成突变体nced3/5、ABA受体十二重突变体pyls和ABA信号核心蛋白激酶三重突变体snrk2.2/3/6具有根尖避盐以及根尖转换区细胞延伸方向改变的缺陷,表明植物根部避盐性依赖于ABA介导的根尖转换区细胞延伸方向的转变。
分隔板研究体系的建立;避盐性(halotropism):细胞各向异性变化介导根尖避开高盐离子环境的向性生长
通过突变体避盐性表型筛选,发现微管结合蛋白突变体sp2l-4避盐性丧失。盐胁迫迅速诱导微管骨架的重排,同时微管解聚剂处理以及微管切割蛋白突变体leu1都导致避盐性缺陷,表明微管的重排控制根尖避盐性。而sp2l-4突变体背景下盐胁迫无法诱导微管重排,表明微管结合蛋白SP2L控制盐诱导的微管重排。ABA信号核心蛋白激酶SnRK2.6与SP2L蛋白互作,并磷酸化修饰SP2L第406位丝氨酸;盐和ABA诱导体内SP2L第406位丝氨酸的磷酸化修饰;模拟该磷酸化位点失活(S406A)无法互补sp2l-4避盐性丧失表型,以上结果在生化水平和遗传水平证实盐诱导体内SP2L第406位丝氨酸的磷酸化修饰介导植物根部避盐性。
微管骨架通过CSI蛋白与纤维素合酶CesA复合体连接,影响细胞壁中纤维素微纤丝的排布,调控细胞生长方向。cesa1、cesa3、cesa6以及csi突变体都表现出避盐性缺陷,以及盐胁迫介导的细胞各向异性延伸缺陷,表明SP2L介导的微管重排影响纤维素微纤丝的排布,控制细胞各向异性延伸方向,驱动植物避盐生长。
微管结合蛋白SP2L控制盐诱导的微管重排,导致细胞各向异性变化,驱动植物根尖避盐生长
综上所述,盐胁迫激活ABA依赖的蛋白激酶SnRK2.6,磷酸化修饰微管结合蛋白SP2L,从而调控微管排布重定向,引导纤维素微纤丝的排布,控制根尖转换区的细胞各向异性延伸方向,驱动根部细胞卷曲产生根部避盐性。该研究在生化水平、细胞水平和遗传水平,揭示了植物根部避盐性的作用机制。
转自:“iPlants”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