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者创建的联系:个人中心信息的生产链条
2022/9/23 15:05:14 阅读:210 发布者:
图 8-1 展示的是建构主义者创建的联系。高认知复杂度的人能够形成复杂的信息计划,而该计划又将产生以人为本的信息。每个环节都建立了明确的连接。建构主义研究者现在转向从体现沟通后果的每一种可感知的形式中,探寻个人中心信息带来的积极效果。我们已经看到这些以人为本的信息更具说服力。在以下部分,我将介绍我的学生认为特别有趣的、在其他 3 个领域的研究发现。
社交支持信息
试图缓解他人正经历的悲伤。伯利森设计了一个九级层级量表,对某个支持信息给予安慰的程度进行编码。在最底层的是否定受伤害者的想法及感受的信息:“你不应该为失去一个男朋友如此沮丧。毕竟,天涯何处无芳草。”位于中层的信息则认真看待他人的痛苦:“天啊,我很遗憾你们分手了。但是,我想这样的事情总会发生。分手似乎是人们关系的一部分。”在最高层的复杂的支持信息明确地认可他人的感受,并且经常附加换位思考:“我知道那一定很难受。我知道你现在十分痛苦、愤怒。没关系,因为我知道你真的投入这段感情,你们交往了那么长的时间,你本来期待事情会有所不同。无论何时,只要你想找人聊聊,我都会在你身边。”
正如你怀疑的那样,复杂的社交支持信息往往比不得当的支持行为带来更多安慰。你或许认为对于那些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能慎选词句的朋友,听到这些已足够心满意足。但是伯利森注意到,这些敏感的劝慰者通常还会收获更多积极的结果:
与使用简单的劝慰策略的人相比,使用复杂策略的人更受他人喜爱,而且也会得到信息接收者与旁观者更多的正面评价。此外,使用复杂策略的人会认为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想要帮助的人的感觉都好了很多。
关系维持
是一个与关系发展有所区别的过程。正如第 9 章至 11 章所讨论的,自愿形成的人际关系通常从相互吸引、自我暴露和减少不确定性开始。然而,一旦关系建立,它的健康程度就需要周期性地确认、解决冲突,以及伯利森所描述的这一类劝慰性的沟通。如同任何人际关系技巧一样,总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擅长维系关系。伯利森与布莱恩特学院(Bryant College)的温迪·萨姆特(Wendy Samter)认为拥有复杂沟通技巧的人尤其擅长维持亲密的朋友关系。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只说对了一部分。
为了验证他们的假设,伯利森和萨姆特回顾了她们之前关于友谊的研究项目,以及其他研究者的研究项目。他们从中发现了一致的模式,即相似性技巧模型 (similar skills model)。让他们感到惊奇的是,个体在自我支持、解决冲突,以及在痛苦时给予安慰的能力,不能保证亲密的私人关系一直维系下去。但是,他们和同伴的相似程度在这方面却有明显的作用。当双方拥有相匹配的语言技巧时,不管程度是高或低,友谊都有可能持续下去。显然,高度精密的沟通技巧只有在共建友谊的另一方拥有理解的智慧时才具有优势。不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可能和喜欢相同活动的人在一起比较自在,说些好玩的事情,并不总是“谈论内心感受”或“说些肉麻的话”。
组织效率
不因一条精密信息而决定。但根据建构理论,出色的业绩及推广能力反映出为了达成客户及同事的多重目标而持续性地使用个人中心沟通技巧。在该领域表现出色的雇员能更迅速地平步青云。
普渡大学的贝弗利·西弗(Beverly Sypher)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的西奥多·索恩(Theodore Zorn)对美国东部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 90 位白领雇员进行了一次纵向追踪研究。 从一开始,他们就用 RCQ 测试了每位雇员的认知复杂度,考量其换位思考的能力,并通过撰写慈善筹款发起书的方式量化他们的沟通技巧。正如他们所料,具有高度发达社会建构的员工写出来的发起书具有更强的号召力。4 年之后,西弗和索恩再次核查每一位员工在公司的升迁情况。认知复杂的员工获得了更高的薪水,而且比认知不复杂的同事在公司升迁得更快。无论何时与人相处,认知复杂度似乎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