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刘守英:农产品附加值链的延伸与乡村如何振兴?

2022/7/22 12:18:27  阅读:128 发布者:

本文转载自财新网20220709日),原题为《延伸农产品价值链 提高乡村经济回报率》。转载请注明来源。

 | 财新 吴雨俭

乡村经济活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回报很低,原因是中国的乡村经济过于单一,仅靠农业很难吸引资本,因此要提高农产品的复杂化,不断延伸农产品的价值链

202279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在乡村振兴:突破口与活路径圆桌讨论环节发言。

【财新网】中国的乡村振兴如何走出新模式?就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认为,应当在城乡形态、乡村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农业产业革命方面有所突破,同时,保障农民尤其是其在城市的基本权利。

79日,刘守英在“2022财新夏季峰会:应对不确定性上表示,在讨论乡村振兴时,需要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一是城乡形态。刘守英指出,如果城乡形态不讨论清楚的话,对乡村的定义就变得很窄。过去的发展模式是把人往城里移,所有的投资和经济活动都在城市。中国的城乡形态已经从原来的城乡两极变为城乡融合。按照世界各国的基本规律,城市化率到70%后,就进入城乡融合阶段。未来,乡村版块和城市板块共存共融。

二是乡村的经济活动。他指出,目前乡村的经济活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回报非常低,没有利润,原因是中国的乡村经济过于单一。如果乡村的经济活动不能多样化,而是仅靠农业,很难吸引资本进入乡村,而可持续的关键是提高农业回报率。因此,要提高农产品的复杂化、提高农产品的知识含量,不断延伸农产品的价值链。

在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镇东兴村的一处鸭稻田,种植户在放鸭子(201675日摄)。/新华网 

三是农业产业革命。世界各国在整个现代转型的过程中,首先有一场农业的产业革命,但是中国的农业产业革命一直没有发生,基本是靠快速的工业化、强大的工业化来支撑转型。目前要关注的是,整个中国的农业在大量人口转移以后,能否真正实现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最简单的一个县能不能真正有一到两个主导产业?围绕这一两个主导产业把整个农业的产业做强。

四是农民的基本权利。刘守英表示,这是转型中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如果农民基本权利没有保障的话,就不能在城市很好的落下来,在城市干到一定时间又要回去,那么中国的城乡结构就不能调过来,整个乡村的现代化过程就很难实现。疫情后,乡村振兴作为重大的战场和领域必须要有新的思维和举措。

转自:社会学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