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变或不变:如何更好地度过初入博士迷茫期?

2022/7/5 9:59:53  阅读:140 发布者:

你是否想过,读上博士后,研究出惊天动地的成果,开创新理论或应用研究造福全人类?

可现实却是,你连一篇英文文献都要读好久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你是否想过,读上博士后,每天徜徉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里快快乐乐地吸纳新知识?

可现实却是,一腔孤勇地闯入一个新方向,无论实验结果好坏,全靠自己孤身一人完成。

你是否想过,读上博士后,NatureSciencetop期刊水到渠成,paper在手,天下我有?

可现实却是,文献看不懂,实验没结果,别提发文章,写paper都好难。O(╥﹏╥)O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我们该如何适应这种转变?面对这些和我们曾经想的并不一样的情境,我们该怎么办?要做出怎样的改变,迎接新的挑战?

现已年底,笔者也即将过完博士生涯的第一个学期,诸多感慨想与大家分享。部分思维我们确实要随着环境变化而转变,主动去适应环境。但初心与热忱尽量不要变,时刻不忘初心。

非线性评价机制下,我们何去何从?

我想,经历过中国高考的这一代人,可能或多或少都会关注外界评价机制,关注别人看待我们的目光吧。小时候,对于一个学生最好的评价,就是“你看,人家孩子学习多好呀!”。

长大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也会被暗自比较岗位与薪酬,甚至羡慕一毕业便年薪百万的华为少年;更别提,博士圈里,“某某又发了顶会”,“某某某现在手握将近十篇SCI了吧”之类的言论层出不穷。

从某种程度上看,硕士之前,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都是线性维度。本科之前,学习成绩是主要的评价维度,只要我们努力,大概率就会获得高分;即使本科评奖评优除了成绩也会包括活动等方面,但这些只要我们按照评分条目表,一项项努力,都可以拿到各项奖学金。

硕博开始,评价机制变得非线性、不确定:

我们不再确定,大量地阅读文献,能不能找到属于我们的科研idea

我们不再确定,如果我们日以继日地做实验,会不会取得理想的结果?

我们不再确定,无数个深夜里用心撰写的论文,会不会通过期刊评审?

一切变得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保证“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

这时,我们甚至还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不同方向发paper难易程度不一样;跟着不同老师读博,取得的成就也不一样,甚至各大网站经常会看到“博导决定了你的科研天花板”这一言论。

初入博士生涯,班上硕博连读A同学跟着一个底蕴深厚的老师已经发了多篇SSCISCI,该师门的学生包揽了每一年的国奖;

我因为博士转换方向,博一这学期一直在读文献,补习基础知识,到目前为止,也仅仅只是完成了一篇中文初稿,我们师门的学生按照以往惯例应该能正常毕业;

班上B同学跟了一个善变的老师,从考上博士至今,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换了大概五六个方向,目前还没有定下方向,该师门的学生多则六七年还未毕业。

在这样一种情境下,评价机制对我们而言,毫无用处。我们要做的,或者说,我们能做的,只是保持申博时的初心与热忱,坚持寻找自己的科研兴趣。在广泛的文献阅读、日常归纳总结、多次数据分析中,渐渐地充实完善自己的研究。而不是每天看别人发了什么期刊,因为本科期间线性的评价机制对于硕博而言已不再适用。

从三五成群到孤身一人

本科时代,我是一个相对活泼的学生。课堂上,抢先发言,在小组作业里也愿意充当leaderreporter的角色。丰富的课余活动中,我也愿意活跃在各大场合,主持、朗诵、演讲,抓住每一次上台展现自己的机会。

这个时候,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是热情开朗的性格。我们愿意成群结伴地走在路上;我们喜欢,夜晚三五好友一起恰饭侃大山;我们享受,在满是青春的赛场上一起奔跑。

然而,博士生活里,这一切都戛然而止。或者说,这不是突然停止的。在硕士阶段,我就发现,我更“喜欢”一个人呆着,开始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自习室,一个人写论文。可能,相对而言,硕博的生活,重心已经从全面发展转向科研了。而科研,恰恰需要我们严谨认真地对待,不能有一丝差错。

慢慢地,我发现,这种生活过久了,不太好。长时间一个人安静地搞科研,我渐渐地失去了表达的能力。我不再像本科舞台上那样活力四射,我甚至变得连课上pre都会紧张,从曾经说话有条不紊到现在紧张得脸抖。

我不愿意发生这种改变,最近的我,时常反思:当初申博时,我说读博是因为我想“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但是改变自己绝对不是意味着每天生活只有文献与实验,而是变成更好的自己。我甚至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大多数人共性的问题。

封校期间,为了每天走步运动,我时常去本科生那边食堂吃饭。将近三十分钟的路程,从博士公寓到本科食堂,仿佛从一个压抑的环境走向了一个活力十足的世界。博士公寓这边,大多数是单个人沉默地走在路上,而本科生这边,多是三五成群热闹地走着。

科研生活里,虽然有时候需要一个人静静地思考,突破研究的边界。但是,我们依然应该有要好的朋友,依然要有爱好,依然要积极参加一些活动(可能本科是文体比赛为主,博士就变成学术会议为主),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圆满的。

读博的目的绝对不仅是为了看多少文献、发多少paper,虽然有时需要孤身一人,但应全面地培养自己的研究问题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在自习室、实验室、会议上等多种场景。

为了更好的适应孤独的博士生活,笔者特总结以下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尽可能地规律生活

每天早晨七点半左右起床,每天晚上十一点左右睡觉,按时吃饭、学习、运动与睡眠。在学习的时候全身心投入,远离干扰;晚上九点以后可以适当放松,与家人或朋友聊聊天。

学会梳理情绪

孤身一人去打破科研的边界,一定会有很大压力。长时间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恐怕是不行的。应当学会适当社交,每周或每月约上三五好友,大家一起吐槽,排解负面情绪。

培养除科研之外的爱好

不排除有学霸爱好就是科研,但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寻常人,科研之余,我们可以拾起儿时的爱好,唱歌、跳舞、插花等等,放松身心。

从无事一身轻到压力如影随形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问了一下室友:

“你觉得和本科相比,博士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我想,可能是无处不在的压力。虽然每天不是特别忙,也没什么课要上,但就是感觉很累,充满了压力。”

好巧,我本人在读博的前两个月也会有这种感受。

本科的一天下来,上课、做汇报、比赛、组织各种活动等等,干了好多事情,但从不觉得累,躺在床上时,会感觉“充实的一天结束啦”~

博士的一天下来,有课教室,无课学习室,结束回寝室,一天到晚,仿佛做了什么,又仿佛什么也没做,躺在床上,会想着“一事无成的一天又结束了”——虽然什么都没干成,但是觉得好累。如此鲜明的对比,问题出在哪?

是我们读博后没有努力吗?不,并不是,相反我们更努力;

是我们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吗?不,并不是,我相信,我们申博的人大多数都是因为热爱与兴趣。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从无事一身轻变得压力如影随形,每天觉得一事无成还很疲惫?

大概十一月初,我仿佛找到了答案。曾经的我们不觉得累,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每天都有正向反馈,我们有完成任务的满足感。

而现在,我们做的事情,完成所需时间变长、难度大幅度提高。看文献,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写论文,也不是瞬间就能完成发表的事情。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慢慢地、持之以恒地来完成。

如果你和我一样同处博一,不妨像我一样,采取这样的方案,尽快降低压力。博一这段时间,每天课程很少,更多的时间需要自己支配。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极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我想,在没有导师安排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读一些本专业的教材,前沿的文献,每天坚持记录好的想法,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开出耀眼的小花。

此外,如果一昧地吸收本专业知识,感觉脑子胀痛,不妨去了解一下本学科之外的事情,多元化发展。例如,可以看一些综艺,推荐诸如《令人心动的offer》、《闪闪发光的你》等,去了解一下职场相关的内容,我们之中大多数都是没有工作过,一路读书,适当了解职场也是蛮不错的。此外,也可以去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其他学科的会议,换换脑子,可能会减轻研究自己方向的痛苦吧。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在读博,或者说,你即将读博,请放平心态,不想太多,只管找对方向努力吧!请保持自己的初心与热忱,尽快适应博士生活的转变,大量阅读经典与前沿文献,早日寻找到idea并开展研究!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变与不变中,早日度过博士迷茫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坚持走下去。

转自:科研岛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