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社会学万花筒 | 【破防】——与另一个自我的相遇

2022/7/5 8:37:04  阅读:144 发布者:

相信各位5G冲浪选手们对于【破防】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它表达了人们因为看到某一个信息而受到的震撼,或是与某一个事件的主人公产生的共情,通常使用在人们感动、激动、心潮澎湃的各种场景中。原本的词义是指游戏中的破除防御,而现在当我们说到【破防】更多的则是表达自己的心里防线被突破了。

「理性思考与感性共情」

心里防线就像是一条建立在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共情之间的一条分界线,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比如学习中的任务、职场上的工作时,理性的一面既是常态,亦是前提。因为为了达到目标,我们需要去判断当下的条件、审视自己所处的状况,以此为基础去制定并且实施计划。但,人却不止有单纯理性化的思考判断能力,我们的行为也会受到情绪、感受、心境等等这些感性因素的左右。

而这也是社会学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时的两种经典的路径,即一种是从现实主义的、理性的层面去看待人们的行为选择--往往是出于某些功利的考量,并且会选择从理性的角度去为了达成目标而付诸行动。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行为方式可以说是比较主流的。为了“面包”人们必须得谋求收入,为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去付出努力,这些都是现实层面大众的行为模式。而与此相对的另一种,便是从理想主义,从精神需求的角度分析人类行为,例如生活中的【仪式感】。很多时候仪式感并不是出于某一个实际的目标,而是通过这种行为上的仪式感,以此换取精神上的,感受上的,情绪上的满足。

I and me

像这样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动机的分析,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家们关心的重要议题。其中的一些基础命题其实也与我们在生活中的感受息息相关,例如我们对【自我】的认知。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对【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的回答,更是在探寻【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切入点。那么回到最初的话题,当我们【破防】的时候,我们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的社会学万花筒系列,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位美国社会学家ミード(GHMead)提出的经典概念【アイとミー】(I and me)。

アイとミー

「社会的な「me」を知っている「I」の本性は何かという問題を,正面切って提起することにしよう。といっても,どうして人間は「I」でありつつ「me」であるかといった形而上学的問題を提出するつもりはなくて,行為そのものという見地からこの(Imeという〕区別の意義をたずねるだけにとどめる。行為のなかのどの点で,me」から区別されたものとしての「I」があらわれるのか?Mead1934p.186)

以上片段节选自ミード的著作『精神.自我.社会』,在他的【自我论】中,首先提出了核心问题--我们如何区分【社会的自我】与【本质的自我】。或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是有这两种自我的相互作用在产生对自己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ミード也提出了【自我】是一种“过程”,并非一种”实体“的观点。可能大家对于自我是一种过程的这种定义还不甚理解,那我们可以借助外部环境以及与他人的联系对个体产生的影响这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其实,ミード这里所说的【社会的自我】(アイ)指的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中,与他者产生互动时呈现出来的那一面,而【本质的自我】(ミー)则是对于知识,自身经历,经验,或者周围信息的把握等等一系列的【刺激因素】进行整合形成的一个内面化的自我。当我们面对一些信息时,体现出来的所谓心里防线被攻破,也就是破防的那一刻,其实是内面化的【本质的自我】产生了共情。

试想一下,当我们看到那些令人深受感动的,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信息、报道,或是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英雄事迹时,那一瞬间的破防,实际上是与另一个自我重逢的时刻。在那一刻,你从自身经历中的某一个点出发,情绪与感知找到了一个支点,【ミー】面对【信息的刺激】开始对于【アイ】发出指令。尤其在网络媒体时代,一条会引起【破防】的消息、新闻,也会在短时间内随着大家的点赞、转发、评论扩大其影响力。

【自我】的形成始终在一个【アイとミー】互动影响的过程中,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有被情绪控制的不理性的那一面。在“上头”的那一刻,不妨想一想其实是两种自我的“狭路相逢”,既然自我是一种过程,那过程中的每一个状态也是会发生流动的,感性与理性的分界线也并非铜墙铁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破防】之后,也将会是分界线重新建立的开始。

转自:东京学术塾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