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从新闻场域的视角,论述新闻产品生产中各种力量的博弈——河北大学新传考研2022专硕(440)论述题

2022/6/27 17:06:54  阅读:990 发布者:

首先,我们来审题,

从新闻场域的视角,论述新闻产品生产中各种力量的博弈 
这道题考查了新闻场域这个知识点,我们要在新闻场域的理论视域下对新闻产品生产中的各方力量博弈进行分析。 
答题逻辑:
概念界定-各方博弈分析-总结
 
我们来看答案示意:
概念界定:
场域是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一个新闻社会学研究范式,“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各个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理论是一种有关社会位置关系的构架,“新闻场域”是结构的和充满了不同力量对抗的动态空间。

新闻生产的场域就是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处在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矢量,对新闻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或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生产的场域是各种不同力量之间博弈的场所。
新闻产品是各种力量博弈的产物。在所有方方面面的关系中,有三组关系在媒体日常的新闻生产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①政府、社会与媒体。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服从党的领导,宣传党方针政策是中国媒体基本职责。维护社会利益格局,维护受众意见的公开表达意见和维护他们的正常利益。如何在体现国家的一元意志和表达多元意见中保持平衡,是新闻媒体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
②资本、公众与传媒。一方面,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它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向公众提供真实严肃的新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方针,主流媒体更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媒体作为一个企业,媒体向社会提供内容,吸引广大受众,从而吸引广告商来投放广告,媒体依靠广告收入来获取利润。而广告投放的数量和价格是以媒体受众的数量和质量来权衡的。受众数量以报纸发行量、广播电视的收听率、收视率来衡量。为了竞争胜出,把受众当作消费者,取悦受众,大量提供娱乐内容,甚至严肃内容加以娱乐包装,不惜牺牲新闻真实要求,夸大、扭曲、肆意炒作、造谣。媒体为谁服务?为公众、为资本、还是为自身?媒体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
③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政府、媒体、记者编辑都各有自身的目标、意志、利益,这势必形成三方博弈。记者编辑在新闻生产过程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可以说,新闻生产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过程,新闻产品是各种力量博弈的产物。记者、编辑作为个体,有自己的主观诉求,但他们又处在一个组织架构之中,面临外在的压力和控制。
互联网新闻生产新场域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大的改变是“用户”新变量的加入。在互联网新场域中,“去中心化”的网络特点使话语权更多地向“用户”转移,“用户”开始粉墨登场,重要性与日俱增。从受众到用户转移带来的最大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媒体与受众互动关系的增强;②受众开始运用新媒体手段打破传统专业媒体机构对新闻生产的垄断。
总结:
新闻生产从来都受制于各种社会控制力量, 任何媒介组织的自主性也始终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控制的互动张力中方能生成。传统媒体时代, 新闻生产场域是政府、媒体、社会公众三者之间的博弈, 是国家意志、公众意见、媒体表达、社会资本之间的对决。然而,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观”向“用户观”转变, 用户成为传播主体, 关系成为连接用户的纽带, 用户运用新媒体手段打破了传统媒体机构对新闻生产的垄断, 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以及独立的信息观察员。
同时, 新闻场域的变化也影响到了政治场、经济场、文化场、社会场、技术场的变化, 如何利用好社交媒体成为媒体、政府、公众、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芮必峰《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新闻生产中的力量博弈》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