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季,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同学经过四年历练,拿到了学位证和毕业证,穿上了学士服顺利毕业,也有的同学选择了延毕。在大多数同学的固有印象里,延毕就好像是本科生的耻辱,它好像代表了不合格的本科生。但真正延毕的同学不一定是因为学业,不能简简单单的用是否延毕去判断一个本科生。那么本科延毕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
什么是延毕?延毕顾名思义就是延期毕业。延毕其实不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很多同学把延毕污名化了。延毕的原因有很多,有因为学业问题的(也是最常见的),例如挂科补考不及格、没有在毕业时间期限内拿到相应学分、毕业设计答辩未通过或者是留学交换年限较长,未在毕业时间期限内结束;有因为身体原因的,例如由于疾病或心理健康问题不得不先治疗,由于怀孕不得不中断学业的;有因为创业或参军等原因需要暂时中断学业延缓毕业的。
大学并不都是四年制的,提前修读完本科专业规定学分的大佬完全可以三年就毕业,因为种种原因延毕的同学可以推迟毕业时间。现如今大学普遍实施弹性学制,一般为3-6年,在此期限内正常毕业的学生无论是学位证还是毕业证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多数本科生都是四年毕业。延毕并不会影响你应届生的身份!举个例子,某同学原本是2022级应届生,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如期毕业,因此选择延毕一年,那么到时候他是和下一级同学一起毕业的,身份是2023级应届生,考研升学、求职就业什么的都不会在应届生身份上设限。
稳扎稳打
何谓“稳扎稳打”?以学业为例,有的同学在毕业时并不满足毕业要求,有几门挂科并且补考未过,或者没修完的课程,但他们选择了结业甚至是肄业。短期来看这些同学离开学校了,但他们没有达到毕业的要求,如果走向职场,那些缺少的课程正好是工作需要的,正好是职场的核心竞争力,到头来他们不得重新补课?与其等到将来需要的时候手忙脚乱,不如选择延毕一年,利用大学里的教育资源,好好完成自己的任务。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本科的任务就是给未来打好基础,匆匆忙忙的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并不会让你走得更远,欲速则不达。
一次修整机会
先给同学们讲一个笑话:午餐时间有一个人去商场吃饭,但没想好自己要吃什么,他忽然发现有一个排的很长的队伍,虽然不知道人们排队的是什么餐厅,什么菜品,但人这么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排了很久的队终于轮到他了,却发现大家在排队上厕所。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不也是盲目随大流吗?有多少大学生过去只是随着同学们一起卷绩点、刷经历、考证书,什么专业热门自己就考什么,从来不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人生目标是什么?未来何去何从?延毕对某些同学来说相当于按下了人生的暂停键,有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如果你未来想从事科研,那么就在延毕期间查漏补缺,打好基础;如果你正在创业,那么就不要急着拿到本科学历,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么多例子证明了学历不代表能力;如果你计划求职,那么就在完成学业后锻炼相应技能,多参加实习,为自己积累职场竞争力…
心理压力
在面对延毕时,很多同学会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你看的自己的同学们穿上学士服,拍完毕业照,远走高飞时心里难免充满失落感;当你看朋友圈里同一寝室的兄弟、闺蜜有的在职场上顺风顺水、有的在研究生阶段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时心里难免充满了孤独;当你想到父母渐渐老去,学业和就业形式不断严峻,心里难免充满迷茫…
经济负担
延毕意味着在大学里多待一段时间,这期间势必会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产生各种费用,而且因为挂科等学业问题延毕,学校是不会免除学费的,也就是说这些同学得比其它同学额外多交一年的学费。而且有些学校不会给延毕的学生提供宿舍!这将是另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延毕的同学原计划本科毕业就工作,那么因为延毕,该同学将失去工作赚钱的机会。
升学就业
延毕造成的应届生身份变化是不会影响同学们的升学和就业的,但延毕的原因会影响。在升学方面,导师会关心你延毕的原因是不是学业问题造成的?你的学习能力能否支持你读研?或者担心你有没有什么心理问题?要知道这两年研究生因为心理问题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导师们在招生时就会严格筛选学生降低风险。在就业方面,HR肯定会因为你的延毕问题做文章,问“为什么你的毕业时间比别人长”,如果是学业问题,他们会质疑你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如果是身体健康或心理问题等原因,他们会担心你由于身体健康问题不能胜任工作或者不能保证高效率的工作。总之延毕还是会对升学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要分原因,比如你是因为创业、参军或者留学交换等原因而延毕,那绝对是导师或HR眼里的香饽饽!
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待,延毕既有利又有弊,某些情况下它并不是一件坏事。同学们要正确认识,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