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签约华五!西部高校,获强援!

2022/6/23 11:15:49  阅读:186 发布者:


6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十四五”期间对口支援协议签约仪式在东区师生活动中心五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包信和,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董发勤,两校有关校领导、相关学院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舒歌群、包信和及中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蒋一、副校长杨金龙院士、党委副书记傅尧、副校长周丛照、校长助理邓建松、谢毅院士及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参加了签约仪式和座谈交流。


在座谈交流会上,董发勤以《对口支援二十载感恩奋进新征程》为题,代表学校讲话。他总结回顾了两校对口支援二十余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代表学校向中国科大不遗余力的帮助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自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两校领导先后进行了160多人次交流互访,建立了完善的互访和协调机制,成为对口支援长效发展的基石。双方对口支援已全方位深入师资提升、干部挂职、教师访学、本科生联合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党支部联建等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精准对接、常态推进、深化合作、提升水平”的对口支援两科大路径。在中国科大的帮助支持下,学校师资队伍水平、学科综合实力、科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董发勤说,习近平总书记对绵阳科技城建设寄予厚望,亲自作出指示。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绵阳要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四川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学校发展,2021年在学校现场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学校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在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要建好建强地处绵阳科技城的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科大作为绵阳科技城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承载着为绵阳科技城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大使命。为实现发展目标,努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精准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学校将在以包信和校长为代表的各位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院士和专家的指导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帮助下,不断深化两科大对口支援工作,努力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推动人才共享共用,精准凝聚战略科技人才;二是协同创新,加快培育特色优势,冲刺世界一流学科;三是合纵连横,积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四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联合培养等,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绵阳科技城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展现大作为。


包信和对西南科大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表示热烈祝贺,对21年来两校在对口支援、交流合作方面的各项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对口支援工作的内涵是对口交流合作,双方应各取所长,加强交流互鉴,促进共赢发展。中国科大将根据西南科大的发展需求,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点和一流学科建设、教师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西南科大大力支持。他建议双方进一步加强包括后勤合作在内的人文交流,做实用好联合基金,加强科研平台共建,开展学术资源云端共享,通过与西南科大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绵阳科技城科教资源的对接,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合作共赢。


舒歌群在讲话中强调,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之一,是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实施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首批14所支援高校之一,对此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对口支援西南科大各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21年来,两校坚持高层互访、续签协议,自上而下开展了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十四五”期间对口支援协议书》签署之后,双方相关部门和学院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交流与反馈机制,年底认真开展工作总结;要进一步加强人员交流与文化交流,建议西南科大选派机关部处及学院中层干部到校挂职,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访问学习,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后勤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各层次各方面的校级交流常态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签约仪式前,苏伟洲汇报了两校对口支援常态化推进机制落实情况、相关工作进展及2022年工作计划。签约仪式后,董发勤代表学校向包信和院士、谢毅院士、李良彬教授颁发了西南科技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