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铁柱《演而优则士:〈世说新语〉三十六计》丨好读书特辑
2022/6/17 15:04:15 阅读:229 发布者:
放浪形骸、恣意任性的魏晋名士,是真的崇尚自然本性、反抗当局政治,还是以精心策划的表演来博人眼球、追求关注?
在北师港浸大联合国际学院的董铁柱老师看来,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放荡不羁并不是真性情,也不是 “个性的觉醒”,而更像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表演”,《世说新语》的三十六门,其实就是名士们谋求脱颖而出的“三十六计”。
董铁柱的新著《演而优则士:〈世说新语〉三十六计》,以《世说新语》研究为基础,从社会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八章讨论魏晋名士上演的一出出活剧,分析他们如何刻意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从而得以跻身名士之列。
董铁柱《演而优则士:〈世说新语〉三十六计》,中华书局,2022年出版。
著 者:董铁柱
书 号:978-7-101-15369-9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定 价:48.00元
开 本:32开
装 帧:纸面硬精
字 数:227千字
页 码:393
CIP分类:I207.419
主 题 词:《世说新语》-小说研究
这是别具一格的“有魅力的魏晋读本”,一反老生常谈,认为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放荡不羁并不是真性情,也不是所谓“个性的觉醒”,而更像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表演”,从而获得声誉、地位、官阶等社会性利益,所谓“风流”,只不过是一种精心且刻意的营造。《世说新语》分为三十六门,在作者看来,更像是名士们谋求脱颖而出的“三十六计”,是名士们刻意表现的特质,目的是打造一个个专属“人设”,塑造自己想要的社会形象,从而跻身所谓名士之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魏晋之际的这些大名士,哪个的演技更为高超吧。
董铁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出版有《孔子与朽木——中国古代思想的现代诠释》。
1.这是别具一格的“有魅力的魏晋读本”。提起《世说新语》和其中以魏晋名士为代表的魏晋风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由、个性、反抗等标签。本书一反老生常谈,认为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放荡不羁并不是真性情,也不是所谓“个性的觉醒”,而更像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表演”,需要“观众”看到并广为传播,借助这条路径,以获得更佳的社会性利益,如声誉、地位、官阶等,所谓“风流”,只不过是一种精心且刻意的营造。这种基奠于《世说新语》文本的别样解读,令人耳目一新,鞭辟入里而又逻辑自洽,读来引人入胜。
2.《世说新语》分为三十六门,在作者看来,更像是名士们谋求脱颖而出的“三十六计”。三十六门不论褒贬,每位名士或有侧重,都可以看作名士与众不同的三十六个方面,作者认为这些是名士们刻意表现的特质,目的是打造一个个专属“人设”,塑造自己想要的社会形象,从而跻身所谓名士之列。
3.读本书如同看剧,酣畅淋漓的同时而又别有会心。作者师从著名汉学家魏斐德,秉承西方历史写作传统,重叙事,以通俗悦读为目的,这样来聊《世说新语》和魏晋名士,除了讲述种种有趣、颇富韵致的故事外,更深一层,浑化故事背后蕴含的社会学动因于全书之中,并且加之以出色的心理分析。这样,专业读者能看到对经典的不同解读,而普通读者就仿佛看戏一般,看着这些魏晋之际的大名士上演一幕幕活剧,评判哪个的演技更为高超。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