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写作之前,你要做好这4点准备
2022/6/16 10:35:57 阅读:175 发布者:
来源:胡萝卜小小白 作者:小小白
在论文写作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没有观点,也不是没有数据或者资料。而是难以用标准的方式清晰的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关于论文写作最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进行研究性思考,并把结果清晰地清晰的用文字表述出来。
研究性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阅读优秀论文来学习,包括如何思考,深入问题,解决问题,外加规范的写作。写好的文章应当依赖自主学习的能力,借助阅读高水平的研究,获得论文写作的灵感。但很多同学在开始阅读文献时,没有掌握好的方法,经常抓不住重点,读完就忘是常有的事。同时又没有导师或者师兄师姐的指导(导师放养式读研),可能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这个专题主要是列示一些培养研究性思维的引导,在简单了解之后,你可以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不断问自己这些问题,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主要列示一些在写作的准备阶段应当思考的问题。
论文的写作往往分为两类: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这两种都关心社会问题,但是目的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不同。
学术研究主要是:发现新的理论;发现新的方法;发现新的事实。学术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回答:发生了什么(事实),怎样解释(理论),怎样知晓他们(方法)。而政策研究主要是指出人们实践行为中的问题,寻找原因,提出对策。
两种研究都需要的共同点是——论题、逻辑、洞察和结论;不同点在于写作目的不同关心的问题不同。在做着两类研究时你可能需要关心的问题如下:
1. 学术研究(研究性项目,提出新知)要关心的问题有:
2. 对于政策研究(政府/企业的研究项目或者规划)追求的贡献是,提出有效方案解决一个实践问题,因而写作者关心的问题是:
我们当前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这一目标在实践中遇到什么障碍(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背景有哪些?
怎样对症下药解除这些障碍?
具体的可操作方案有哪些?
各自的成本和收益是什么?
正确的选择应当是什么?
为何它是有效可行的?
论文需要证明性的写作,而非给出结论,说自己或者他人认为怎样就怎样。我们应当从事实中得出答案,而不是他人的结论或者大多数人的观点中得出答案。要注意区分事实(数据或资料)和观点(推论或评价)的差异。尊重事实要忠诚于事实本身展开证据,还要包含基于事实的合理推理。当然,基于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不同,可能是因为每个人使用了不同的理论进行推论。例如,一般均衡的方法和博弈的方法未必得出一样的结论。
Tips:
在写作前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当提出新问题,回答:为何是新问题?为何是重要的,有价值的?
当建立新视角,回答:为何从前的视角不能阐明你的问题?局限是什么?为何新视角能够阐明该问题,阐明的逻辑有何变化?为何这些变化是值得的,重要的?
当建立新对比,回答:为何这些比较对于阐明问题是重要的?之前的研究没有这样的比较后果如何?
当建立新假设,回答:这些假设怎样得到证据的支持,该假设的价值是什么?过去的误解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当提出新变量,回答:为什么该变量重要,其价值是什么?从前是否有人提出过,在什么意义下提出的?
当对他人论点进行批评时,回答:从前的局限是什么?论题中还有什么方面是之前所忽视的?
要理清意识形态与知识,需要问自己这些问题:
论文的研究问题是研究传统中关心的,还是仅仅是我个人所思考的?
论文参考了多元视角的观点,还是只参考了自己同意的观点?
论文材料来自多元不同的类别,还是仅有一个或少数类型?
论文试图说服对方,还是仅仅以论断压服对方?
听取论文评论的时候,是特别关心那些不同的意见,还是只愿意听到肯定和一样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张静.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