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考古小编早期读书笔记 | 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能力再探——成为“学的专家
2022/6/15 9:24:30 阅读:190 发布者:
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能力再探——
成为“学的专家”
王添淼(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王老师基于国际中文教师的学习理论,明确提出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重在学习观的转变,首先要成为“学的专家”。
1.基本理念:
(2)学习理念:终身学习,包括教育信念、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同事合作。(3)专业发展模式:反思性学习,即把握真实课堂情境中教师的思维与行动,通过反思弥补理论和实践的脱离。(备注:详细了解可参考王老师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的文章《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由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引发的思考》及其他文章如《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1)以“经验实在”为基础,既重视“经验实在”的学习,也注重对“经验实在”的反馈,如教学演示与观摩、熟手教师传帮带、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中教师工作坊。(2)以案例为支撑的情境学习,如案例课、其他课程案例教学法、微格教学。(3)以共同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如可建立虚拟共同体。(4)以关键性事件为核心的学习,重在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具有普适性的知识,使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提高教师教学分析力、判断力和执行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敏感度。(5)反思性教学,反思存在于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与课堂教学、与学生、与教师自身发展相关的问题。(6)行动研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系统地观察、检验和改进自己的决策,其具体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调查研究、制定行动计划或措施、实施计划、观察收集数据、分析与评价效果、撰写研究报告。国际中文教师成为“学的专家”是其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教—学”的连续的、循环的、呈螺旋式递进的过程。
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能力再探——
成为“学的专家”
王添淼(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王老师基于国际中文教师的学习理论,明确提出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重在学习观的转变,首先要成为“学的专家”。
1.基本理念:
(2)学习理念:终身学习,包括教育信念、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同事合作。(3)专业发展模式:反思性学习,即把握真实课堂情境中教师的思维与行动,通过反思弥补理论和实践的脱离。(备注:详细了解可参考王老师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的文章《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由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引发的思考》及其他文章如《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1)以“经验实在”为基础,既重视“经验实在”的学习,也注重对“经验实在”的反馈,如教学演示与观摩、熟手教师传帮带、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中教师工作坊。(2)以案例为支撑的情境学习,如案例课、其他课程案例教学法、微格教学。(3)以共同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如可建立虚拟共同体。(4)以关键性事件为核心的学习,重在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具有普适性的知识,使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提高教师教学分析力、判断力和执行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敏感度。(5)反思性教学,反思存在于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与课堂教学、与学生、与教师自身发展相关的问题。(6)行动研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系统地观察、检验和改进自己的决策,其具体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调查研究、制定行动计划或措施、实施计划、观察收集数据、分析与评价效果、撰写研究报告。国际中文教师成为“学的专家”是其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教—学”的连续的、循环的、呈螺旋式递进的过程。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