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马尔代夫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
2022/6/15 9:19:25 阅读:334 发布者:
基本情况:
马尔代夫汉语教学起步较晚、仍处于教学模式探索阶段。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宗教、文化和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汉语教学独具特色。马尔代夫的汉语教学主要包括四类:中小学汉语教学、高等院校汉语教学、教育机构中的汉语教学和私人汉语教学。在这四类中,只有中小学汉语教学的规模较大,较为系统。2015 年,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在马尔代夫正式启动,位于马累市的比拉邦高中国际学校率先开设汉语课,汉语教师由原孔子学院总部选拔与派遣,标志着马尔代夫系统性的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正式起步。
关于学生:
②多数认为:汉字、汉语词汇和语法较难,汉语拼音较简单,对汉语的接受程度高于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程度。③仅有少数:课后坚持学习汉语,汉语教材的普及率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有待提升。关于家长:支持度很高、关注度较低
支持子女学习汉语的主要原因:
关于汉语教学:
①缺少统一机构管理。志愿者选拔及派遣周期过长,影响教学进度,中方与当地教育部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不及时,信息交换滞后。②缺少适合国情的汉语教学大纲和汉语教材。汉语教师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差异明显。③受宗教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接触其他文化时比较保守,对中国存在各种刻板印象和误解。
基于“语言服务”的发展定位开展汉语教学。目前在马尔代夫,汉语作为工作语言的需求仍比较大,尤其是在旅游、经贸和建筑等行业。中国是马尔代夫旅游产业的第一大客源国,当地旅游行业急需本土汉语人才。建立一套贯穿当地各教育阶段的汉语教学体系。将当地各类汉语教学整合并衔接起来,加强各阶段汉语教学之间的联系,提升当地汉语教学的连贯性与系统性。构建多渠道和多样化的汉语传播模式。官方组织和民间传播相结合,文教行业、旅游行业和其他行业相配合,语言教学、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相融合,线下开展和线上宣传并行的模式。以马累市和阿杜市为中心,有重点、成系统地开展汉语教学。 ②结合马尔代夫国情,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汉语教学模式编写适合马尔代夫国情的汉语教学大纲及汉语教材。充分考虑当地的教育制度及相关政策。在编写教材时,最好采用中英迪三种语言,并在教材中增加中马两国语言文化对比的内容。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以“主题式+活动式”的方式开展汉语教学,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习得习惯。
建立家校师生汉语学习沟通互联系统,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如建立家长互动群、定期举办家长会及开办线上家长汉语学习小组等。
③扩大汉语教学的影响力,提高当地居民对中国的认知度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