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CI《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2022/6/10 8:50:56 阅读:419 发布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创刊于1955年,1978年复刊,是我国高校中创办最早的人文社科学报之一。已连续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等等单位确定为各类“核心期刊”或“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为基本依托,与国内外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致力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专业领域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形成了“严谨、严肃、严格”的办刊风格。近几年来,所发论文有数十篇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转摘率、引用率等评估指标在全国高校学报和同类期刊中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世界史研究”专栏入选首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2006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2009年被评为“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12年申城首次评估学报质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名列前茅(第二名);2012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入选期刊。
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追求真理、繁荣学术”的办刊理念和“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竭诚为学校科研发展服务,为国内外作者、读者服务,为全面推动学术进步贡献力量。
投稿指南
1.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网” (http://www.xb.ecnu.edu.cn),进入“哲学社科学版投稿系统”投稿。投稿成功后不需再邮寄打印稿。本刊不接受电子邮箱投稿和纸质稿邮寄投稿(约稿等特殊情况除外)。2. 投稿后,作者对稿件审查、录用情况,可登陆投稿系统查询或电话咨询(021-62233702)。从收稿之日起3个月为审稿期,稿件如被录用,编辑部会及时通知作者。凡投稿3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1.篇名。论文的篇名要求简洁、精练、准确,一般不超过 20 字;应将篇名、关键词、摘要翻译成英文,另页附在文末。2.作者署名。来稿中应将作者姓名(笔名)署于篇名之下,并另起一行,加圆括号注明作者的单位全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如属多位作者、且不属同一单位,请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序号 1 、 2…… ,并在圆括号内相对应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等内容。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请将作者本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研究方向,以及联系地址和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另页附在文末。(1)来稿中必须附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置于篇名之下,正文之前;(2)摘要以200—300 个汉字为宜,应以第三人称对文中观点进行概括和提炼,避免出现 “本文”、“论文”、“作者”或“本研究”等作者语及“认为”、“指出”等词语,也不需对文中观点进行评价;(3)中文关键词 3 — 5 个,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4.基金项目。来稿如为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基金资助的成果,请将基金项目的完整名称、编号等具体内容与作者信息一起,另页附在文末。5.正文。来稿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和标点符号;数字书写和插图、表格的编排应当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正文中不应出现可显示作者身份的信息。6.引证文献的标注。对于论文中引证文献的标注,作者可在“注释”和“著者 - 出版年”两种体例中进行选择。采用”注释”体例的论文,不论是对直接或间接引证的文献说明出处,还是对正文中的术语、概念、观点和资料进行解释、辨析或评论,均以页下注的形式进行标注;采用“著者 - 出版年”体例的论文,在正文中括注著者、出版年及页码的标识(格式即为:作者,出版年:页码),文末则列明“参考文献表”,同时可采用页下注的形式对正文中的术语、概念、观点和资料进行解释、辨析或评论。“注释”体例和“参考文献”体例的具体格式,请查阅本刊网页上的《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1.论文正式发表后,我们将送给作者2本样刊,并一次性给付著作权使用费和稿酬。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网(http://www.xb.ecnu.edu.cn)是本刊唯一官方网站,本刊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代理组稿,也不对作者收取任何费用。本刊反对一稿多投及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因作者的上述行为给本刊造成不良影响的,由作者承担全部责任。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学版)》已同意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网、维普网和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 (CEPS)。凡在本刊上刊载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为上述网络或系统收录。如有不同意见,请在投稿时说明。地址邮编: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蒙国内外作者的热心支持,本刊得以不断发展,于此谨致谢忱。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