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再发Nature!
2022/6/7 14:21:39 阅读:271 发布者:
本文来源:兰州大学
近日,北京谱仪(BESIII)实验完成了正反超子物质不对称性参数的测量工作。相关成果“Probing CP symmetry and weak phases with entangled double- strange baryons”于6月1日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王雄飞青年研究员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兰州大学“理论物理交流平台”升级为“兰州理论物理中心”(基金委理论物理专款在全国资助建设的第三个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以来,在Nature杂志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BESIII合作组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上的BESIII探测器进行tau-粲能区的高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高能物理前沿占有了一席之地。
2009年兰州大学在刘翔教授的带领下正式加入BESIII国际合作组成为正式成员。BESIII国际合作组的规定,合作组论文由全体成员署名,按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序,次序不表明贡献大小。
王雄飞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参加BESIII实验,十多年来,一直围绕着超子对的产生、超子的极化、超子衰变中的对称性等物理问题进行研究,尤其在双奇异超子物理研究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创新性工作。
目前他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s Letters B和Physical Review D(Letter)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十多篇由其主导的高能物理实验论文。
目前BESIII实验已经收集了约 100 亿J/psi粒子,得益于BESIII完美的探测器设计,此项工作仅用 13%的数据量干净地重建出约7万个正反双奇异超子对,本底污染小于0.1%水平。量子化、对称性和相因子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此项工作首次实现了对量子化、对称性和相因子的同时探测。
目前,基于100亿J/psi数据的相关分析正在推进当中。测量精度将再提高三倍左右。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基金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624-1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