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观察 | 在这个领域 中国为什么稳居世界第一?
2022/5/27 14:06:53 阅读:491 发布者:
为提升我国电气与能源工程装备制造水平,直面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国内外电气与能源工程专家和学者之间的交流,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东南大学、IEEE北京分会于2022年5月27-29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2022 IEEE第五届国际电气与能源大会(CIEEC2022)”。
2017年首届CIEEC大会参与人数不到200人,2022年CIEEC的参与人数已超过1500人,成为业内影响较大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之一。五年时间CIEEC为何能快速“蜕变”?一方面在双碳大背景下,电气装备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议题。另一方面,这与我国在电气工程、电力技术方面世界绝对领先也有密切关系。
近年来人们意识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至关重要。在这样一个关乎生产民生的领域,中国不仅掌握了核心技术,还把专业水平做到了稳居世界前列。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强大的电力工业体系,202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以国家电网为例,目前拥有专利数超2万件,排名世界第三;仅储能电池方面的专利数就占到全球的67.56%。同时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电力输出国,尤其是在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我国是全球唯一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很多西方国家都派出工程师前来学习,甚至直接购买我国的技术。同时我们还牵头制定了国际范围内公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标准。
在能源绿色转型,电力低碳化发展大背景下,今年CIECC大会特别邀请到多位业内顶级专家共同聚焦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需求,其中就包括被誉为“直流输电第一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分别围绕《透明电网的理论和实践》和《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在线上与国内外学者共同分享他们的最新观点。
今年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主会场设在江苏南京,外地采取线上形式参会,共邀请了90多位业内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其中10余位来自英国、新加坡等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资料图)
除了特高压输电等优势领域外,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如今电力系统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电气装备如何更好适应低碳化发展的大趋势?这也是CIEEC 2022热议的话题之一。未来随着传统火电占比的下降,风电、太阳能绿电清洁能源占比的上升,传统“发电、变电、配电、用电”模式将因此改变,将给中国电力工程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转自:重要学术会议指南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