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苏炳添的听感

2022/5/25 9:14:00  阅读:240 发布者:

《体育竞赛学》有一节“最佳竞技状态”的内容。我给学生们做了一个以苏炳添先后三次突破极限(999991983)最佳竞技状态的案例讲座。

首先给大家介绍了理论基础。最佳竞技状态,我用了另外相关的词语——高峰体验、跑步者高潮、流畅感、二次呼吸等等。英语有FLOW(福乐、福流、心流)、ASC等。原型,我用了偶像代替,在最佳竞技状态中对运动员具有巨大的精神支持,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梳理苏炳添三次极限突破中的8个访谈记录资料,认为苏炳添三次极限突破时,也即最佳竞技状态的描述中,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听感,一个是它感,再一个是脚感。再次,勾勒苏炳添除了艰苦训练之外的一个极为相关因素——偶像行为。发现苏炳添先后有两个偶像。一个是刘翔,一个是孙悟空。特别是苏炳添日常生活中以及比赛中最佳竞技状态形成中的偶像行为。

在这里,我想说说听感。

苏炳添的听感是“脑海里听到有人说我可以破10秒”,他描述美国尤金站突破极限时。主持人追问是不是刘翔的声音,他没有否认。苏炳添的这种听感,大哲学家王阳明龙场悟道就是“若有人语之者”而悟“吾性自足”。

最佳竞技状态或者流畅感,有一个重要特征(共7个)——自我意识消失。这就是说在竞赛中运动员忘我投入,将自己都忘记了。好比苏炳添说“我在比赛中我就不是苏炳添,我会成为另外一个人”。

那么,最佳竞技状态中或者说流畅状态中的听到的声音,应该是“那个人”的声音,也即偶像的声音。

“我就是偶像,偶像就是我”,有学生在课堂里有点骄傲地说。

用荣格的话说就是“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上唤醒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难,度过那漫漫长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听感,竞赛中的听感,最佳竞技状态中的听感,所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而是偶像的声音。

当然,偶像的声音传出来的地方又是脑海里,更确切地说是头上三尺的地方。

心无旁骛,专心训练。

“念念不忘”,我说。

“必有回响”,学生接上来。

转自:体育学术史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