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专家:黄行 北京师范大学
·主持人:冯红梅 山东师范大学
(以中国政府网2021年8月修订和发布的《中国语言文字概况》为蓝本)
专家简介
黄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民族语文》杂志主编、研究生院民族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汉藏语系语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研究。
内容提炼
一、基本语言国情
1. 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家。
2.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
二、汉语
1. 语言使用人口: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作为第一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2. 满族和回族的语言:我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回族、满族等也基本使用或转用汉语,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许多民族都不同程度地转用或兼用汉语。
三、国家通用语言
1. 现代汉语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过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四、汉语方言
1. 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徽方言、平话土话。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
2. 与汉语方言有关的语言政策:“科学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传承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2020);
3. “语保工程”:首次将国内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统合在一起,采用统一调查规范开展的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和语言本体规划调研的项目;
4. 《岳麓宣言》: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三大共识;
5. 汉语方言的形成与古代汉语和民族语言的接触融合。
五、我国民族语言及其系属
从语言的系属来看,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六、汉字
我国有约30种文字。汉字系文字在历史上还用于记录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和东亚、东南亚部分国家的语言。
1. 中国少数民族汉字系文字:仿汉字式文字、变汉字式文字、“六书”造字;
2. 东亚“汉字文化圈”。
七、汉字规范
《通用规范汉字表》
八、《汉语拼音方案》
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和国际标准,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九、少数民族文字
1. 传统少数民族文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
2. 新创和改进少数民族文字:罗马化译音转写(如黎文)。
十、我国文字的类型与系属
1. 我国的文字从文字类型上看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音素文字、音节文字;
2. 从字母文字体系上看有古印度字母、回鹘文字母、阿拉伯字母、仿汉字系、拉丁字母形式等。
十一、国家语言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十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1.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责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十三、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
2020年9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0}30号)。
“意见”提出五项基本任务:
(一)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二)加快推进语言文字基础能力建设
(三)切实增强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
(四)积极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
(五)大力提升中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转自:汉教学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