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术漫谈】工商管理学院-王站杰: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禁忌

2022/5/11 14:08:31  阅读:425 发布者:

作者简介

王站杰(1986—),男,汉族,河南商丘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在《科研管理》《管理评论》《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经纬》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承担国家自科基金1项、省部级和地厅级项目4项、校级课题3项。

在进入贵财工作三年之际,我非常荣幸地收到学校“学术立校”办公室的邀请,将自己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积攒的点滴经验和心得体会与大家一同分享,为有志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的伙伴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术论文写作规范与禁忌

梁启超先生在《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中指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因此,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长期沉淀、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系统研究方法的掌握,更需要怀疑批判、创新冒险、实证理性的精神。下面我从学术研究的逻辑思维与学术创造过程、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与常见禁忌以及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的精神境界三个方面谈一谈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学术研究的逻辑思维与学术创造过程

1.发现科学问题。包括清晰掌握研究主题相关理论源起、成果、演进脉络和理论发展等,以及总结和概括企业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规律,提出科学研究命题并对研究问题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如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和数字化潮流提出“数字化社会责任”的概念。其目的在于在原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变化和规律,然后通过思辨和验证,达到思想的深化和学理的创新。

 

2.研究方法和分析路径。包括基本概念解读,理论框架构建、提出假设推理和立论依据,再推证、实证和分析。其目的在于用科学的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来分析所发现问题的现实性。

 

3.总结和归纳新的知识。包括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案例分析、演绎推理和归纳总结等,得出独到的见解和新的结论。其目的在于体现知识的创造性积累和发展。

 

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与常见禁忌

 

1.题目。“题目”者,论题之“目”也;“标题”者,主题之“标”也。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精髓的集中体现,应该能将论题或主题一目了然地标示出来,即能表达论文的内容(研究领域/对象、科学问题、方法和结论),又能引人注意,所以题名要简洁、精练、醒目、得体,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代号等,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投资效率和企业创新”。为了更好地提示论点,有的论文也可加副标题,如“企业社会战略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有机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

 

题目是论文的总纲,看了论文题目,就应该窥见全篇论文的实质和精华所在。因此,论文题目的确定非常重要,它是读者判断是否应该阅读该文的依据。此部分忌选题过于肤浅,缺乏科学探讨性,片面求大求全、空泛乏味。

 

2.摘要与关键词。摘要一般包括论文研究工作的如下内容:①研究的目的、重要性,即为何提出此科学研究命题;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具体使用何种方法探讨了哪些具体内容;③主要结果,分层次有逻辑地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④结论,通过此项科学研究,得出了什么新见解,与前期研究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提出创新性的管理启示等内容,一般在300-600字之间。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摘要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此部分禁用第三人称进行论述,忌出现论文引证,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各部分失衡以及“中式”凤头英文摘要、关键词选取不精确等问题。而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近专业的读者能清楚理解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3.引言。引言又称前言,是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属于学术论文写作中“凤头、猪肚、豹尾”中的“”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重要性;相关领域的前空白人工作和知识;科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此部分不要与摘要雷同,更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措词要精炼,思维要清晰,注重科学问题的提出与后续研究的设计,要闪现出思维的痕迹和灵性的火花,自然地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使其感受到科学问题提出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激发其认同感。

 

4.正文。在引言部分激发读者兴趣的同时,研究开始进入正文部分。这一部分包括与科学问题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所提出的创新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研究设计(方法、变量选取、过程与步骤描述,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等。此部分属于“凤头、猪肚、豹尾”中的“猪肚”部分,内容虽多,但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通过严密的推理和科学合理的方法使用,最终得出可靠的研究结果。

 

文献综述部分的禁忌。首先,忌对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掌握不全,不了解国际研究领域最新动态;其次,忌流水账式的罗列文献,不按照问题或要素等维度进行展开;再次,忌文献研究与科学问题不吻合,文献论述与论文题目差异较大,无法对现有研究进行支撑;最后,忌文献综述只综不述或只述不评,无法提炼出研究依据。

 

理论模型与假设的禁忌。一是忌理论模型构建缺乏理论支撑,不知道科学的核心是理论,没有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有实践意义的模型;二是忌理论假设不切实际,无法对所提出的假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成为既无明确的理论指导又无严谨的实证根据的悬空论文。

 

研究设计的禁忌。其一,根据学科的差异选择目前主流的研究方法,忌忽视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只求逻辑上的自洽、数理上的严密和数学模型的优美但却与现实经济没有多少关系的数字游戏;其二,注重方法的合理运用。忌在样本数量较小的情形下使用大样本检验方法,在数据获得中有不同的标准,如有量表调研的数据也有国家统计数字,在应使用多元统计时使用单元统计分析等;其三,变量选取要精准,尽量不要出现变量相互替代的现象以及企业与行业、区域性的变量交织在一起,以增进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5.结论与启示。通过对科学问题的的研究得出哪些具体的结论(原理、机理和机制)。即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启示、建议、方法、策略,有什么新意、创新、价值、成果;或是对前人有关观点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同时也要指出课题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哪些是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此部分属于“凤头、猪肚、豹尾”中的“豹尾”部分。

 

此部分忌简单重复罗列前面的研究结果,全凭直觉创造出来,超出研究范畴,未能提炼出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更忌建议与对策“万能式”,不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仅仅是夸夸其谈,喊口号、发号召。

 

6.参考文献。此部分反映了作者的专业知识积累沉淀,反映论文是否具有广泛、真实的科学依据,反映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因此,参考文献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此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其一,引用最必要、最新的文献。引用的文献要精选,中英文文献都要有,尤其是近三至五年的研究成果,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陈旧资料。其二,忌参考文献层次水平低。不要出现一些级别过低、论证浅显的垃圾文献。其三,参考文献的观点不能断章取义,引用论点必须全面真实、准确无误。最后,文献标注格式要规范。要基于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或中英文类别,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标准,用编码的方式对参考文献进行标注。

 

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的精神境界

 

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创作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具有恒心、细心、爱心和意在笔先、别出新意的“三心二意”,长期沉浸于所在研究领域,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这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作文”和“做人”的操守。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的“独上高楼”表明需要抛弃凡尘杂念,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望尽天涯路”说明了学无止境,对更高学术精神的向往、追求和期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明为了做科学研究,不论经历多少失败痛苦,都持之以恒、无怨无悔的精神;“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在经历了孤寂、艰辛和执着的追求之后,终将会得到回报。

来源:贵财学术之声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