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征稿:202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通知

2022/4/21 15:50:48  阅读:330 发布者:chichi77

202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通知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秉承“从实求知,研以致用”的学术理念。一方面,用艺术人类学理论和艺术民族志方法发现、解决艺术和文化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用在田野调查中获得的丰富一手材料提炼的经验感知建构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源于西方的分科之学促进了精专研究和人类知识的积累,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科壁垒森严、学科研究内卷的问题。这一学科体系越来越难以应对全球化和现代化世界的整体性问题,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20世纪末叶,西方学界出现超学科的提法,随后又提出新文科概念,其主要操作路径是学科交叉。2019年我国启动新文科建设,2021年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中国的文科建设正式迈入新文科时代。进入新时代,每个学科都有必要调整自己的学科定位,以应对学科交叉之大势。与传统学科不同的是,艺术人类学从一开始就是学科交叉取向的,这虽然呼应了新文科时代的发展大势,但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原属优势的学科交叉,在新文科的学科大交叉时代如何重新定位和发展的问题。鉴于此,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海南大学于20221028日至111日,以“新文科时代艺术人类学的自觉与定位”为主题联合主办202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注:疫情形势多变,会议召开时间、形式等可能有所调整,请关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官方通告!

一、会议主题

新文科时代艺术人类学的自觉与定位

二、会议分议题

1.新文科建设与艺术人类学发展

2.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自觉和理论建构

3.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历史和理论研究

4.艺术民族志的方法和实践

5.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6.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

7.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8.国际自贸港建设进程中海南传统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9.海南传统艺术在南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变迁研究

10.其他与本年度会议主题相关的研究

三、会议时间与会议用餐

20221028日至1031

1028日:全天报到

 

地点: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海南大学东门),酒店前台电话:0898-66736666

1029日:开幕式及大会主题发言

1030日:分组讨论

1031日:上午分组讨论及闭幕式、下午离会

1.  会议提供与会代表三天正会期间(1029-31日)的中餐和晚餐。

1028日报到,会议提供与会代表自助晚餐。

就餐地点: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就餐时间详见会议手册。

2.  会议期间的早餐由入住酒店安排。

四、会议交通

由于参会人数较多,会务人手有限,不能安排接送,请各位代表谅解!请各位代表自行前往住宿宾馆报到并注册。

乘车路线

1.乘公交车:(1)海口美兰机场公交站乘坐21路至港湾花园公交站下车,步行730米到海南大学(人民大道58号)东门,全程约1小时35分钟;(2)美兰机场公交站乘机场巴士1号线到五公祠公交站,同站换乘11路至海口市人民医院,步行278米到海南大学(人民大道58号)东门,全程大约1小时28分钟;(3)美兰机场公交站乘坐K4到海口市人民医院,步行278米到海南大学(人民大道58号)东门,全程约1小时37分钟。

2.乘出租车:美兰机场到海南大学(人民大道58号)东门,费时约40分钟打表约85元。

3.交通地图:电子地图搜索海南大学海甸校区东门。

五、会议费用

受邀参会代表每人交纳会务费600元(含膳食、会议资料等费用),与会人员往返交通、住宿自理(特邀嘉宾除外)。

由于财务制度和发票的相关管理规定,受会议规模较大、参会人员分散等条件所限,请各位参会代表务必于2022910日前,通过网银(支付宝、微信等转账方式不支持)将会务费汇入本次会议专用账户:

账户名称:海南博邦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行:中国银行海口海甸支行

银行账号:2675 3049 2719

注:网上缴费时请留附言:“参会者姓名+艺术人类学”。

转账附言是为了开发票查询而要求。2022910日前完成注册费汇款的代表,其缴费发票在会议报到时提供。公务卡不方便网上汇款的,也可现场刷卡办理,但需要在确认参会回执会议缴费信息中提前注明。

烦请各位代表在成功转入会务费后,务必短信告知会务组联络人:王宝丹。短信格式:单位名称+姓名+艺术人类学+注册费600元,以便不影响您正常报到和领取会议材料。

六、注意事项

1.确认参会回执:为确保会议的顺利召开,尽可能做好会议的服务工作,请各位代表在完成注册费汇款后,于910日前填写“确认参会回执”[详见附件(一)]并发到本次会议专用电子邮箱:chinarlx2019@126.com。“确认参会回执”填写务必完整清楚,汇款人、发票要求等信息,力求准确无误,以免耽误给您开发票。

2.参会形式:以文参会。请诸位参会者在910日前将参会回执和论文全文(仅接受word版)一并发送到指定邮箱:chinarlx2019@126.com。我们将对论文进行评选,并向通过者电子邮箱寄发正式会议邀请函。

论文格式要求如下:

请以论文题目、作者(单位、省市、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或注释(一律采用页下脚注)的顺序排版[详见附件(二)],以便版式统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邮箱地址、手机电话等信息)置于文末。

注: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会议严控参会人数,入选以论文质量为准。另,未按照格式要求编写的论文,亦不能入选,论文字数以8000-15000字为宜。会后精选论文出版(纸质或电子出版,出版周期两年左右),如不同意请告知。

3.学术成果展:本次会议将举办学术成果展,欢迎各位会员及参会学者踊跃参加,提交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或毕业论文参展。

七、联系方式

学会网站:www.artanthropology.com

学会联系人:孟凡行 手机:13602170972

王永健 手机:15901026288

电子信箱:chinarlx2019@126.com

会议微信群请加王老师微信:15901026288,邀请至群内,以便会议联络。

海南大学联系人:王娟   手机:13278931899

承办公司联系人:王宝丹 手机:                                                 13158999967

主办: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海南大学

承办: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协办: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

民族艺术杂志社

2022419

附件

(一)确认参会回执

特别提示:请参会人员复制此表,保存文件名:“姓名+论文题目+院校名称”,务必于2022910日之前将“确认参会信息回执”发到会议专用邮箱:chinarlx2019@126.com

参会论文

题目

作者姓名

出生年月

性别

所在单位

院系()

民族

职称、职务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

是否住宿

(异地代表)

住宿时间

会议注册缴费、发票信息

已汇出会议费

或现场缴费

汇款人

汇款日期

是否需要开发票

会议费发票

抬头单位

单位税号

备注:1.因参会人员较多,宾馆房间紧张,原则上提供合住标准间,有特殊要求请咨询入住宾馆。

2.是否安排发言详见会前学会公号推送及到会时发的会议手册。

3.现场缴费人员请在上表中注明,并填写开票信息。

会员也可从企业微信的微盘中对以下2个附件进行下载,加入企业微信请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

附件

(二)202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编辑体例要求

1.中英文标题

中文标题应与英译相互对应。

2.摘要

写成报道性文摘,集中凝练地涵盖全文主旨,300字以内。

3.关键词

选取35个集中反映内容主旨的名词术语。

4.正文撰写要求

1)各级标题应简洁凝练,反映主题;

2)各级标题序号按照:一、/()/1./(1)//A /a等的顺序编排;

3)正文用规范汉字进行撰写,除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

4)除各级标题外,正文统一使用五号宋体。

5.参考文献或注释

1)一律采用页下注格式,文末不再出现参考文献;

2)注码采用“①、②、③……”形式,标注在所注文字的右上角;

3)若是对具体文字的注释,注码要紧随其后;若是对一句话的注释,注码要标注在句末标点后;

4)页下脚注文字使用小五号宋体;

5)不同文献标注内容与格式:

中文著作 著(编)者姓名:《图书名称》,出版社出版年,第X页古代文献 [朝代]著作姓名,校注者:《图书名称》,出版社出版年,第X页。

译著图书 [国籍]著者姓名,译者:《图书名称》,出版社出版年,第X页。

中文期刊 作者姓名:《论文名称》,《期刊名称》XXXX年第X期。

国外出版的中文期刊 [国籍]姓名:《论文名称》,《期刊名称》XXXX年第X期。

外文著作或期刊:著录内容、顺序同上,但著作名或题名要用斜体。

如著作:Alfred Gell, Art and agency: An Anthropology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8, pp. 97-99.(单页用p.

文章:M.J.Herskovits and F.S.Herskovits, The Art of Dahomey: Wood,Carving, American Magazine of Art, 271934pp.124-131(期刊名用斜体;27表示卷号)

报纸文章或报道《题目》,《报纸名称》年月日第X版。若为国外出版的中文报纸,可在报纸名称前用[ ]注明期刊出版国家。

引用著作或文集中的文章 文章作者:《文章题目》,转引自著者或主编:《著作或文集名称》(卷次),出版社出版年,第X页。

6.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邮箱地址、手机电话等信息。(置于文末)

来源: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