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H | 成人Alagille综合征(AGS)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特征
2022/4/21 11:28:15 阅读:556 发布者:chichi77
文章导读
Alagille综合征(AGS)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心血管异常、特征性面容、眼睛异常、蝴蝶状椎骨及胆管消失等。成人AGS鲜有报道,为加深临床医生对成人AGS的认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疑难肝病团队回顾性分析了成人AG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特征。
传统的AGS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肝活检病理检查,通常其诊断需在肝脏病理提示明显胆管缺失的基础上同时符合五项常见临床特征的至少三项,包括慢性胆汁淤积、心血管异常(以周围肺动脉狭窄较常见)、蝴蝶状椎骨、特征性面容(前额突出、眼球深陷伴眼距增宽等)、眼部表现(角膜后胚胎环)。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8例成人AGS患者,包括3例女性及5例男性患者,年龄介于16-56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胆汁淤积(4/8)、蝴蝶状椎骨(5/8)、收缩期心脏杂音(1/8)、特征性面容(1/8),眼部及肾脏受损表现并未出现在该系列病例中。共有4例患者通过经皮肝穿刺活检术进行了肝脏病理检测,其中3例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胆管缺失。
AGS发病机制主要为基因突变所致NOTCH信号通路异常,从而引起多系统生长发育障碍并导致相关系统受损(图1)。该信号通路主要涉及JAG1或NOTCH2两种基因,据报道JAG1突变在AGS患者中约占95%。本研究中所有8例患者均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证实了存在JAG1或NOTCH2基因突变。另外,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三种新的突变,包括1例JAG1突变(c.133G>A)及两种NOTCH2突变 (c.6487G>A,c.2480-4C>G)。
图1 Alagille综合征发病机制示意图
结论展望
按照传统诊断标准,该系列病例中仅有1例符合AGS诊断。本研究对传统AGS诊断标准进行了补充,强调了基因精准诊断在疑难肝病中的价值。尽管如此,在临床上遇到任何对疾病有所提示的蛛丝马迹时,例如特征性面容、蝴蝶状椎骨等,临床医生应能联想到相关疾病并利用针对性的检查手段刨根问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本文“Clin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lagille Syndrome in Adults”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上发表,DOI:10.14218/JCTH.2021.00313
投稿:2021年8月2日;修回:2021年12月26日;接受:2022年3月6日;上线:2022年3月17日
作者简介
团队介绍
本文主要作者李新华教授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疑难肝病亚专科主任,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执行院长,先后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奖等荣誉。为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委员,擅长各种疑难肝病的临床诊治,专注遗传代谢性肝病和各种不明原因肝病的临床基因诊断及分子遗传致病机制研究。李建国教授、淦伟强主治医师长期致力于疑难肝病、肝纤维化、肝癌等临床、科研及科普工作。吴海聪主治医师来自于福州医科大学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肝胆内科,曾在该团队科室进修1年。近年来,该研究团队代表论文先后在Gastroenter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及JID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
END
期刊简介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 (JCTH,《临床与转化肝脏病杂志》,pISSN: 2225-0719, eISSN: 2310-8819)是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办,Xia & He Publishing Inc. (华誉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收录肝病领域的临床或转化相关的研究论文、综述、述评等。
2020 Impact Factor : 4.108
2020 CiteScore : 6.7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