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丨《重庆高教研究》副主编蔡宗模莅临《大学》编辑部指导
2022/4/21 8:47:37 阅读:622 发布者:chichi77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编辑部形成互促互进的学习共同体,大学编辑部在2022年以“月度学习+季度规划+年度总结”的模式,全方位提升编辑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2022年第一季度,《大学》编辑部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博士、重庆文理学院教授、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社副社长、《重庆高教研究》副主编蔡宗模教授为全体编辑作“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及新起步学术期刊如何逐步扩大影响力”主题讲座,开阔编辑的学术视野,引领编辑思考学术期刊提质升级的路径。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副主编
重庆文理学院教授
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社副社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博士,重庆文理学院教授,重庆文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重庆文理学院期刊社副社长,《重庆高教研究》常务副主编,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期刊工作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期刊协会理事,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社科期刊专委会副主任,重庆市教育学会教育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高等教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Higher Education》《世界高等教育》等刊物编委或审稿专家。
先后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重庆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重庆市教学成果奖、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奖以及重庆市期刊协会“期刊经营领军人才”“学术名编”等荣誉20余项。
高质量论文的
成就之路
树立问题意识。一方面是学术问题,即知识脉络中未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故需要做文献综述;一方面是现实或实践问题,这同样也需要做文献,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理论视角。简单来说,问题意识就是要通过深入研究解决问题,而不只是通过文献整理获得什么认知。
高水平论文应囊括Nature和Science两个维度。Nature可以总结为新颖性、突出性、广泛性三个维度,Science可以总结为创新性、启发性、融合性三个维度。
科学研究需要注重方法、逻辑与理据。其中,方法致力于服务问题的解决,主要指研究的工具、方式和策略;逻辑即研究的思想脉络,主要指文章的形式和结构;理据即研究的知识谱系,要求论文必须做到有理有据。
就论文作者自身而言,可从科研成果的选题是否重大、新颖、前沿,科研成果的论证是否严密、科学、有效,科研成果的表达是否形式规范、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专业来进行自我评价。而编辑需要从更宏观的维度来评定一篇论文,聚焦论文的研究设计以及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
此外,蔡宗模教授还从六个不同的层面分享了投稿诀窍,即“投稿六好”:题目好、框架好、内容好、文献好、报刊好、时机好,要求题目要新颖、精炼,框架要清晰、有力,内容要丰富、严谨,文献要数量、质量并重,报刊要对路、权威,时机要前沿、热点。
学术期刊
重点发力领域
蔡宗模教授指出。新起步学术期刊扩大影响力应重点在团队、制度、服务三方面发力,一方面,要建设学术化的编辑、专家、管理团队;一方面,要制定更加透明的采编、反馈、规范制度;最后,还要提供更及时的沟通、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丰厚的酬劳,为作者提供周到服务。
此外,要树立正确的办刊理念。高等教育学术期刊是社会之公器,因此,需要注重社会效益,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此外,需要关注青年教师的力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助力其成为专家。蔡宗模教授高度赞扬了《大学》编辑部举办的青年教师教研成果展示研讨大会,并期待青年教师教研成果展示研讨大会成为青年教师交流和进步的重要平台。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
青年教师教研成果展示研讨大会更多信息
重磅丨第二届青年教师教研成果研讨展示交流活动正式开启
互动问答环节
Q:
编辑在长期的编校工作中,容易失去工作的创新力,您认为编辑应该如何跳脱这种桎梏?
编辑的发展和刊物的发展是一体两翼的,因此,编辑在工作中要深耕自身能力发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学术和市场中形成平衡,既要提升编校质量,也要从技能、学历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Q:
如何挖掘和发挥青年学术委员的价值?
首先要严把关,以发表过的文章的质量、学历水平等为指标,保证青年学术委员的学术水平;其次是加强青年学术委员的黏性,通过逢年过节问候、邀请其参与选题策划等方式强化青年学术委员的参与性;最后是办讲座,邀请青年学术委员作报告,为青年学术委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契机,反哺青年学术委员。
图丨蔡宗模教授发表主题讲座
图丨蔡宗模教授讲座现场
图丨蔡宗模教授讲座现场提问环节
图丨为蔡宗模教授颁发学术委员聘书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