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世界卫生日丨西北大学科学研究服务人民生命健康

2022/4/8 10:01:14  阅读:217 发布者:chichi77

World Health Day

4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卫生日(也译为世界健康日),旨在引起世界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2022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

西北大学长期以来以生命学科、医学学科、化工学科、食品学科为中心,开展健康领域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为服务人民生命健康贡献科技力量。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指针,从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两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在基因检测、新药研发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国家微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物-生命效应分析科学与技术创智创新团队、功能糖组学实验室等一批平台和团队投身其中,在精准治疗、疾病快速筛查、遗传疾病理论研究、化学新药创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01

西北大学国家微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三大基因检测工程技术中心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从事基因检测的国家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超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致力于精准医学相关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转化,建成了药物基因组学和个体化用药研究、基因检测技术、蛋白药物开发和纳米生物材料技术平台四大技术平台。在相关领域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药物个性化筛选和精准治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心研发团队迅速开展新冠试剂盒的研发工作,开发出了一种灵敏度(100copies/ml)高,特异性强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核酸检测试剂盒并迅速转产。主动向国内相关地区,以及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共无偿捐赠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11万人份(价值800多万元),累计检测3000余万人次。目前该试剂盒已通过欧盟CE认证和ISO13485体系认证并获商务部出口许可,向印尼出口。

为了更好应对新冠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佰美基因依托国微中心顶尖专家团队和专业能力,打造出“平战结合”的核酸检验实验室——风东实验室,该实验室全部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日检测标本量5万人份,应急混检可达100万人/日,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核酸检测实验室。

02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崔亚丽教授研究团队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863等项目资助下,历时20余年,系统发明了金磁微粒及基因分型、即时检测和样本制备成套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团队在国际首次合成Fe3O4/Au磁性复合材料并命名为“GoldMagÒ金磁微粒”,发明了 “PCR-金磁微粒层析法” “金磁微粒免疫层析法”。“磁性复合微粒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相关专利获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发明家协会国际联合会颁发的“最佳创新奖”等奖励。

03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功能糖组学实验室李铮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显示,唾液糖蛋白糖链在不同癌症早期发生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基于不同癌症患者唾液糖蛋白糖链结构,建立了通过一次唾液检测就可以实现肝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和甲状腺等多个癌种覆盖和器官溯源的泛癌种早筛新技术,具有易、快、准、早、全的独特优势。2019年“基于唾液蛋白糖型鉴别乳腺癌芯片及试剂盒”的系列专利技术成果(12项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已成功实施科研成果转化。

此外,团队在基于凝集素芯片技术的糖鞘脂糖链谱分析新方法、流感病毒感染人体机理以及唾液中糖蛋白糖链在抵御流感中的重要作用、乙肝相关肝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氨与脑部蛋白质糖基化异常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应用糖组学技术测定妊娠期及产后女性唾液中糖蛋白糖链变化

乙肝相关肝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氨与脑部蛋白质糖基化异常的分子机制

04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严健教授研究团队以遗传研究已有基础较为丰富的2型糖尿病为基础,从已知与该病关联的突变入手,以高通量手段,一次性破解了近10万个相关突变的对转录因子结合力的影响,揭示了大量突变在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功能,并验证了部分突变引起细胞代谢变化的原理,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研究成果于20211月发表于《自然》杂志,受到EurekAlert!、生物通等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团队研发的高通量分析技术SNP-SELEX实验步骤概要

透过结合GWASSNP-SELEX分析结果,找出极大可能与表型关联的转录因子

05

依托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郑晓晖教授领衔的药物-生命效应分析科学与技术创智创新团队秉承“知慧中药、和合共享”的理念,立足秦巴优势中草药资源,提出了“良关系”“合策略”等创新药物研发新思路、新策略。团队挖掘陕西道地优势丹参、远志、杜仲、西洋参、山楂等经典中药材及其制剂的核心效应物质,创制出4个系列创新型1类化学新药候选化合物(分子中药),研发出了杜仲系列、调节糖脂代谢山楂系列、免洗抑菌凝胶等产品。

团队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近 20 项,提交国际PCT专利4项,获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等86个国家和地区授权。“君-使对药有效成分群辨识技术研究”“中药分子新药研发‘合策略’的构建及基础应用”两项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团队及成员获得陕西省中医药突出贡献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HPLCSPE600 M NMRQ/TOFMSn大型联用平台

代表性创新药物

化学工程学科领域

致力于在化工制药领域功能生物大分子类人胶原蛋白的发酵合成及其医用敷料的先进制造、高活性药用分子等方面开展研究。

依托生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生物材料与发酵工程“四主体一联合”工程中心、陕西省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实验室,由化工学院范代娣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原创技术、分子设计、功效发现、生物安全性实验、产品开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研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部分专利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转化,成果分别孵化了生物制造、医疗器械、预防及营养医学领域的多个优秀科技型公司。“类人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的创制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范代娣教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

食品科学学科领域

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一体化为主线,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聚焦食品营养、安全和健康三大科学问题,构架国际化的食品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教育教学链、科学研究链和社会服务链,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学科特色。

依托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技术研究中心、营养健康食品个性制造工程实验室、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创新转化平台、蜂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陕西省天然多糖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围绕食品安全、食品分子营养、食品微生态健康、食品个性功能制造工程等方向开展了持续研究。在蜂产品营养与加工、苹果果蔬等农产品贮藏、果蔬致病菌识别和控制、秦巴山区特色食用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产出了大量成果。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