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行业资讯 | 苏州发现新冠病毒新变体?专家:无需恐慌

2022/4/8 8:51:40  阅读:222 发布者:chichi77

苏州市疾控中心近日在疫情发布会上介绍,该市发现奥密克戎BA.1.1进化分支,在多个数据库中均未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序列。

国内出现了此前未有的奥密克戎新变异?这个变异如何出现?新冠病毒是不是又进化了?疫情还防不防得住?一起来看国家级数据平台的一位病毒学专家的解答。

仅凭测序相似程度判断为时过早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序列’,这样的说法不够科学。”该专家表示,首先,该报道想表述的意思应该是“高度相似的序列”,在生物进化研究中,“同源”只能被描述为“是”或者“否”;其次,“高度”的含义不够精确,99.9%和99%都可能被认为是“高度”,但是这两个相似性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序列数量变化高达200多个核苷酸;最后,基因组序列变化并不意味着病毒的传播力、感染力、致病力等必然会发生变化,不能仅仅根据序列差异数量判断是否出现新的流行变异株,而应进一步分析序列变异有没有引起对应氨基酸的变化,这个变异又发生在哪个蛋白上,如果是重要蛋白是否在关键区域。只有这些都研究清楚了,才能够知道新的毒株可能产生的后果。所以在披露奥密克戎“新分支”时,必须同时将变异位点公布出来。

“新分支”不足为奇 有可能“自生自灭”

“此轮本土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按照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出现2个左右的变异是正常的。”该专家表示,但并不是说新冠病毒一出现新分支就都会变成厉害的变异株,只有比较“适应”的病毒才有可能存活下来,即便存活下来,也未必会发展成为主流毒株。

“如果你去回溯德尔塔毒株,会发现它有很多分支AY.1、AY.2……AY.133,但最后成为主流的只有几个。”该专家解释,大量的分支在流行的过程中“自生自灭”。因此,即便是出现一个新的分支,那也无需过度恐慌,分支最后未必会形成主流,也很少会发展为更具感染力和致病性的毒株。

重要的是大量采集当前各地新冠阳性人员样本进行病毒基因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密切监测变异情况,及时发现主流毒株,研发有效的疫苗、抗病毒药物和检测试剂,实现对疫情的防控。

来源:科技日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