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临床、生信巧结合,且看老话如何新说?

2022/3/28 10:10:36  阅读:296 发布者:chichi77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以及去γ-羧化凝血酶原(DCP)是临床上肝癌常用的标志物,而血清标志物和生物学分子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肝癌常见的血清学标志物(老话)的分子学特征(新说)~

一、摘要

介绍:文章分析了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肝细胞癌(TCGA-LIHC)的RNA表达和DNA变异数据,以检查它们与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和临床数据的关联。方法:从371TCGA-LIHC患者中,作者选择了在韩国和美国的3家机构就诊的91例,并从术前获得的血清中测量了AFPAFP-L3DCP。我们进行了综合临床和分子分析,重点是生物标志物,并对TCGA-LIHC队列中剩余的280名患者验证了研究结果。结果:患者分为4个亚组:AFP升高或AFP-L3单独(↑AFP&L3),单独DCP升高(↑DCP),所有3种生物标志物升高(所有3种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全部])(RR)。CTNNB1变异在↑DCP患者(53.8%)和RR患者(38.5%)中观察到,具有CTNNB1变异的↑DCP患者的生存率低于RR患者。TP53序列变异与↑AFP30.8%)和↑DCP30.8%)相关。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AFP&L3中被激活,而肝脏相关的Wnt信号传导在RR中被激活。TGF-β和VEGF信号传导在↑AFP&L3中被激活,而失调的胆汁酸和脂肪酸代谢在↑DCP中占主导地位。结论:血清 AFPAFP-L3 DCP 水平可以帮助预测 HCC 遗传特征的变异,尤其是 TP53 CTNNB1,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基于证据的治疗方法。

二、概述

血清 AFPAFP-L3 DCP 可能有助于预测肝细胞癌的遗传特征:

CTNNB1变异与低AFPAFP-L3水平相关,RR生物标志物患者的预后良好,而↑DCP患者的预后较差;

TP53变异与↑AFP或↑DCP相关,并根据生物标志物显示不同的激活途径。

四、结果简述

1. 患者特征和血清生物标志物

患者队列由64名男性和27名女性组成,中位年龄为59岁(范围,23-85岁)最常见的肝病是乙型肝炎(n = 55 [60.4%])和酒精性肝病(n = 33 [36.2%])。在中位随访期47.1个月(范围为1.0~141.1个月)期间,5年无病生存率为47.2%5年总生存率为77.8%。此外,AFPAFP-L3高度相关(r = 0.70)(如图a所示)。然而,AFPDCPr = 0.37)以及AFP-L3DCPr = 0.26)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如图bc所示)

2. DEG分析,通过肿瘤生物标志物分层

根据生物标志物水平将患者分为3个亚组:"单独升高的AFP"(↑AFPn = 9),"单独升高的AFP-L3"(↑AFP-L3n = 4)和"单独升高的DCP"(↑DCPn = 13)。为了鉴定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基因,将这3组与8个匹配的相邻良性肝样本进行比较得到DEG。最终3组共鉴定了1162DEGs。在↑AFP-L3 HCCs中上调或下调的438个基因中,有286个(65.3%)在↑AFP HCCs中沿同一方向改变(如图e所示)。由于2个亚组中65%的失调途径彼此重叠,因此,高AFP和高AFP-L3患者的遗传特征相似

3. 血清生物标志物亚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单独使用AFP,单独使用↑AFP-L3AFPAFP-L3的患者合并为单个亚组(↑AFP&L3)。将患者重新分类为4个生物标志物亚组:AFP 升高和/或仅 AFP-L3 (↑AFP&L3;n = 26),仅 DCP 升高 (↑DCP;n = 13),所有3种生物标志物的升高(↑全部;n = 21),以及所有生物标志物的参考范围值(RR;n = 26)。↑All 和 ↑DCP 组的平均肿瘤大小明显大于 ↑AFP&L3 RR 组(p <0.001)。RR组患者的预后最好,而↑All组的患者预后最差。↑AFP&L3 和 ↑DCP 组显示出相似的总生存率(如上部分图f所示)。

4. DNA变异图谱

整个队列(91名患者)的基因组景观如图a所示。在肿瘤抑制基因(TP53 [28.6%]AXIN1 [11.0%]RB1 [6.6%]),Wnt通路基因(CTNNB1 [28.6%])和白蛋白相关基因(ALB [11.0%]APOB [9.9%])中通常观察到非silent序列变异。TP53CTNNB1中的大多数序列变异是相互排斥的,除了4例(4.4%

TP53 变体在↑AFP&L3和↑DCP组中很常见,CTNNB1变体在↑DCPRR组中很常见。有趣的是,在↑AFP&L3和↑DCP组中,TP53变异体患者的总生存率相似(图bc),但↑DCP组中CTNNB1变异型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RR组(如图de所示)。

5. RNA表达谱分析和通路分析,通过生物标志物亚组分层

4个生物标志物亚组中358个上调和下调的DEGs按组分层,EPCAM(干细胞的标记)和IGF2(干扰素靶基因的抑制因子)以及经典的Wnt靶基因MMP7RUNX2在↑AFP&L3组中上调。在RR组中,肝脏相关Wnt靶基因GLOLREG3ATBX3SLC1A2EPHB2SPARCL1高度表达。在↑AFP&L3组中,PI3K-AKT-mTORNOTCHVEGFTGF-β信号通路被激活,而氧化磷酸化途径被抑制(如图a所示)。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AFP&L3组中被激活(如图b所示),而与肝脏相关的Wnt信号传导在RR组中被激活(如图c所示)。虽然TP53变异在↑AFP&L3和↑DCP组中很常见,但p53调控的基因功能在各组之间是不同的(如图d所示),在↑DCPRR组中,胆汁酸和脂肪酸代谢失调。↑All组显示了其他3组的混合特征(如图a所示)。

6. 使用完整的 TCGA-LIHC 队列进行验证

完整的TCGA-LIHC队列包括371例病例,无监督聚类分析确定了4个不同的子组(如图a所示)。A被定义为类似RR的亚组;B类似 DCP 的亚组;C类似ALL↑亚群;D类似ADF&L3的亚组。

新患者群体的患者特征和分子特征与之前确定的类别相似。乙型肝炎在C亚组和D组(↑All-like和↑AFP&L3样)中常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仅在B亚组中观察到(↑DCP样)。亚组CD(↑All-like和↑AFP&L3-like)的AFP水平明显高于亚组ABRR样和↑DCP样)(p <0.001)(如图b所示)。然而,我们无法确定4个亚组中DCPAFP-L3水平的差异,因为这些数据在TCGA-LIHC中不可用。虽然TP53变异体在ARR样)亚组中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其他亚组,但CTNNB1变异体的患病率在ARR样)和B(↑DCP样)亚组中较高(如图b所示)。

7. 与先前确定的分子亚类的比较

在一项包含183例患者的TCGA-LIHC研究中,使用多平台整合分子亚型分析HCC数据,并鉴定出3个亚类(iClust亚类123)。正研究预期的那样,在目前的队列(23名具有可用iClust数据的患者)和验证的TCGA-LIHC队列(160名具有可用iClust数据的患者)中,iClust 1主要由↑AFP&L3组的患者组成,iClust 2主要包括↑DCPRR组的患者。iClust 3具有异构特性(如图a所示)。

四、总结

    常见的生信文章使用分子学特征将患者分组,本文别出心裁,探索常用血清学标志物和分子学特征的关系,并一改分子预测临床指标的模式,使用临床特征作为预测指标,探索背后的分子学机制,为生信与临床的结合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