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你条件确实很优秀,但我们想要个男生…

2022/3/18 15:22:49  阅读:202 发布者:chichi77

作为一名怀着满腔热情行走在科研路上的勇士,你也许听过这样的一些言论:

「女生的条件确实很优秀,但我们想要个男生。」

「你英语好,写 SCI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你们是不是因为经费不够做动物实验,才做流行病学调查呀?」

……

不知道正在看这段文字的你有没有上火,反正笔者的怒气值正在噌噌噌地往上升,就快要接近临界点了,急需发动技能释放出来。

那么接下来,就让笔者做个无情的吐槽机器,怼一怼那些带有偏见的人,帮大家从这些消极的言论中,重拾科研的勇气和自信。

学术领域性别歧视

2022 年了,还扯「重男轻女」的老一套吗?

不管各位男性科研朋友们是否愿意正视这个问题,性别困境确实一直都是阻碍女性在科研领域前进和发展的绊脚石。

从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起,一些隐形的性别歧视就已经在暗处悄悄地生根发芽了。

例如,面试的时候导师愿意选择能力差点的男生,不会选择更优秀的女生。

读研时,有些项目以太累为由,交给男生来做,自然产出也是男生的。

推荐读博时,美其名曰考虑到女生未来要结婚生子,把机会给男生。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针对 2014-2018 年期刊出版的每个阶段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旗下的女性作者占 35.8%,提交的论文有女性通讯作者的占 23.9%,编辑接受并送同行评审的论文是女性通讯作者占 23.2%,经同行评审后接受出版的论文是女性通讯作者占 22.9%,通讯作者中有一名女性的占比 18.4%

看得出来,在出版的每一个过程都存在对女性的偏见,综合影响使得女性在传播她们的研究成果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来源:报告截图

来源:报告截图

一手开创神经胶质细胞研究领域,世界神经科学领域带头人 Ben Barres 教授在完成性别的彻底转换后才在科学界享受到学术自由的快感,这是不是很讽刺?性别竟成了丈量科学研究的一把尺子。

多年后,他在《nature》上发文回顾自己的科研生涯,发出质疑:「Does gender matter?」

来源:nature官网截图

来源:nature官网截图

当然不重要!醒醒,如今是自由平等的时代!

英语好,写 SCI 论文不会差?

这恐怕是偏倚在作祟

2017 年中国 SCI 论文统计报告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多个指标(论文数量、引文数量、重要成果数量等)衡量对综合指数的贡献力看,2016 年中国规模指数分值中论文数量指标贡献了 43%,论文数量优势是中国规模指数得分的主要推手。

来源:报告截图

来源:报告截图

流行病学研究不如做动物实验的

本是各自背后有神仙

读者们如果看过笔者之前的文章,就知道笔者是一名平平无奇的公卫在读硕士,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笔者在这个圈子混口饭吃的必备技能。

其实这个话题并不是什么值得讨论的点,但笔者确实曾被质疑过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科研价值在哪里,所以还真得分辨两句。

首先,笔者得给大家科普一下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包括现况和抽样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实验法包括临床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

然后笔者得阐明一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绝对不是所谓的虚假或没参考价值。

笔者已经为大家进行了验证,流行病学研究得到的每一个数据都是仔细询问调查对象得到的,每一个指标都是准确测量后得到的,问卷都是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如果有误差,那么是质量控制的问题。

而且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实验研究,都会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所以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都在研究设计和偏倚的控制上,和研究类型并没多大关系。

所以,两者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只要是科学研究,谁又比谁高贵呢?

 

综上吐槽,笔者想科研圈的这些「偏见」的背后可能大多都来源于片面的认识,先入为主的视角。

因此,我们无需理会,更不必浪费口舌,只需向上走,用行动打破偏见,为自己正名。

你遇到过哪些偏见呢?欢迎留言区讨论~

本文来源:科研论文时间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