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清晰的观点”、“证据不充分”、“缺乏有效的分析”、“逻辑、结构混乱”……
你也遭遇过导师这样的批评吗?
你也因为这些问题而头疼吗?
究竟怎么写才能让论文更严谨、更有逻辑性?
其实,写好论文的秘诀藏在你的「论证」之中。如果我们能把一个论证段落写得有逻辑性,那整篇论文的逻辑性自然会提升!一篇论文,无论其长度,本质上不就是许多逻辑严谨、论证明确的段落组合而成的吗?从写好一个论证段落开始,我们就能够逐步构建起整篇文章的逻辑架构。
可是,你在网上一搜,都是泛泛而谈的建议,根本无法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南。所以,我专门找来了哈佛大学写作中心老师劳拉·康纳(Laura Connor)来帮你解决!
康纳老师不仅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主题句—证据及其分析—结尾句”的三步法来构建一个有力的段落,还以马克思研究论文为例,非常具体!这篇文章,我们就跟着康纳老师的指导,来一步步学习有逻辑的论证写作!
01.
主题句怎么写?不要描述,更要评估!
在一个学术论证的段落里,第一句一定是主题句,要给出观点。但是,主题句怎么写呢?
请对比以下两种主题句写法。
——“在其众多著作中,马克思通过指出资本主义的缺陷来批评资本主义。”
——“马克思写了一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图源:https://www.allriot.com/
这是哈佛大学的康纳老师自己的一篇论文里一段话的开头。在这篇论文里,她希望通过对比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和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使用的修辞,提出以下论文论点:“马克思的言论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最为有效。”
这两种主题句写法,第一种是“评估型”,第二种是“描述型”。
康纳老师反对第二种主题句写法,选择了第一种写法。为什么呢?因为第二种描述性写法,犯了一个忌讳:这句话虽然描述了发生过的事情,但它并没有向读者提供有关该段落其余部分内容的信息,也不能帮助康纳弄清楚后续应如何组织该段落。
那么,为什么第一种写法就更好呢?因为主题句对于一个学术段落有双重作用。首先,一个强有力的主题句能够提出一个主张或陈述一个主要思想,段落的其余部分都围绕主题句展开。其次,主题句能够向读者表明,该段落是如何与论文的整体论点产生连接的。
再回味一下第一种主题句:“在其众多著作中,马克思通过指出资本主义的缺陷来批评资本主义。”
这位哈佛老师继续分析道:这个主题句所提出的主张显然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因此读者读完这句话后就会期待段落接下来的内容进一步讨论“马克思眼中的资本主义的缺陷”。在完成阅读后,读者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缺陷是如何产生的。
因此,主题句不仅能向读者表明该段落的核心思想,还能帮助你认识到自己是否有效地表达了观点(而并不只是在“描述”)。康纳对读者设定了这样的期望:在本段结束时,读者将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缺陷的看法。
02.
证据怎么写?不要罗列,更要分析!
任何学术写作都不仅要给出观点,更要给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在主题句中提出主张后,你需要给出证据,并清楚地写出证据是如何支持该主张的。这些证据可能包括原始引文或释义材料,也可能包括数据、结果或其他材料。
但是,只给证据就行了吗?不行!哈佛老师建议:不要罗列证据,更要分析证据!
上面说到,这位哈佛老师关于马克思研究的主题句是
——“在其众多著作中,马克思通过指出资本主义的缺陷来批评资本主义。”
接着,他在主题句后面的段落中,引用了马克思的几句话作为证据,展示马克思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缺陷:
——对马克思来说,资本主义是一种以“少数人剥削多数人”为特征的制度,工人对劳动剥削的接受只会使他们受到“异化”的伤害,而非真正的好处(MER 487)。
——资本主义是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劳动者不断受到伤害,并与他自己、他的劳动和其他人疏远,而他的劳动所有者——资本家——却获得了利益(MER 74)。
通过引用马克思的原文,作者支撑了自己所述的“马克思通过指出资本主义的缺陷来批评资本主义”这一主张。但只是给出证据还并不足够,这些证据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
为什么仅仅罗列证据是不够的?因为你还需要为读者解释你的证据,告诉读者应该了解证据中的哪些内容。
康纳在提出证据后,分析了马克思的策略——马克思说明了应如何指出资本主义的缺陷,却没有告诉读者应当如何看待它们。因此,她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通过批判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马克思恳求读者批判性地思考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并重塑无产阶级的意识……
——但是,尽管马克思批评政治经济学,他并没有明确地说“资本主义是错误的”。相反,他对这个系统的解剖使其缺陷显而易见……
以上对证据的分析再次清晰地说明了“马克思通过指出资本主义的缺陷来批评资本主义”这一主题句。
03.
收尾怎么写?强化理解,不引入新观点!
最后,你可能想用一句话总结你刚刚写的所有内容,或引入一个新想法来结束主体段落。但在一个简短的段落中,你的读者并不需要你的总结;而在最后一句中引入新观点,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困惑,因为他们没有获得证据来支持该新观点。
相反,你可以尝试用一句话来结束这个主体段落,告诉读者一些他们在阅读你的段落后,已经可以理解的东西。
康纳老师的最后一句话并没有总结马克思的所有具体主张,而是告诉读者从这些证据中可以得到什么,即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言论表明了马克思的信仰:
——马克思认为,只有当工人阶级认识到这一制度的缺陷时,他们才会起来反抗他们的资产阶级主人,最终实现必要且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
一个有力而清晰的段落能够引导读者厘清你的论点,从而理解这些论点如何组合起来支持整篇论文。当然,并非每个主体段落的结构都与上述示例完全相同。但当你起草自己的段落时,请有意识地运用这三个元素:主题句、证据和分析,并合理地写作结束句。
文章编译来源:Harvard College Writing Center
转自:“宇凡聊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