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胡方圆教授AEM:"相似相容"策略设计超支化聚合物网络,构建准固态锂硫电池!
2024/1/26 13:44:35 阅读:78 发布者: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激发了开发高性能准固态锂硫(Li-S)电池的热情,但非极性硫阴极与极性GPE之间的不相容性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通过将非极性硫阴极更换为极性有机硫阴极来改变极性,有望改善阴极-电解质界面的兼容性。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胡方圆教授受"相似相容"策略的启发,开发了一种乙烯基封端的超支化聚合物网络(PEI-GMA),作为有机硫聚合物阴极(G/PEI-GMA@S)和GPE的骨架结构,从而构建了强大的阴极-电解质界面。研究显示,高界面相容性有助于加速电子/离子传导,从而实现优异的转移动力学,并构建稳定的准固态Li-S电池。结果,电池的内阻显著降低了60%,经过40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保持率为91%,每次循环的平均衰减率低至0.022%。同时,这种无需设计多种材料即可同时优化正极和电解质的策略使Li-S电池在实际应用中更具竞争力。这项研究强调了调节相关极性对于构建强大的阴极-电解质界面的重要性,为先进Li-S电池的电极和电解质设计提供了指导原则。
文章要点:
1. 这项工作根据"相似相容"的设计思路,通过同一种聚合物同时设计出一种独特的热引发原位聚合GPE和有机硫聚合物正极,并将它们配对,开发出一种强大的具有阴极-电解质界面的准固态Li-S电池。
2. 这种PEI-GMA聚合物由高活性聚乙烯亚胺(PEI)和含乙烯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合成,后者富含各种官能团,如氨基、酯基和羟基。得益于乙烯基的多反应性,PEI-GMA不仅可以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超耐久的网状凝胶聚合物,还可以通过反硫化与硫直接共聚。这意味着阴极和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可以同时得到优化,而无需额外的材料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实际应用中的竞争力。
3. 此外,由于含有羟基(-OH)和含氮官能团(-NH-、-NH2),PEI-GMA GPE与有机硫聚合物阴极(G/PEI-GMA@S)之间存在很强的氢键作用。此外,PEI-GMA GPE还能在锂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从而促进Li+的扩散,提高电化学稳定性。
4. 正如预期的那样,G/PEI-GMA@S和PEI-GMA GPE的协同作用可在0.5 C下循环400次后实现91%的容量保持率,这在准固态Li-S电池中是一种出色的性能。
图1 材料表征
图2 半电池性能
图3 准固态Li-S电池性能
图4 原位EIS阻抗研究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2688
转自:“高分子科学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