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西安交通大学AEM:CO₂辅助诱导自组装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2024/1/26 11:29:57  阅读:67 发布者: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s)在开发下一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方面前景广阔,但仍面临锂枝晶生长和厚度的挑战。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高国新副教授、丁书江教授、胡小飞教授开发了由低密度自支撑芳纶纳米纤维(ANFs)气凝胶骨架支撑的超薄PEO基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简称PAL)。具体而言,通过一种新的CO2辅助诱导自组装方法获得的ANF气凝胶具有精心设计的双交联度双层结构。得益于ANFsPEO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PAL实现了具有优异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的超薄厚度(20µm)。同时,由于功能化的ANF对离子通路的调节,PAL在没有枝晶的情况下实现了均匀的锂沉积,从而使对称电池实现了稳定的长循环(1400小时)。因此,Li|PAL|LiFePO4LFP)电池具有优异的长期循环稳定性(1C>700次循环,库仑效率>99.8%)和快速充电/放电性能(倍率10C)。此外,由于能够匹配高负载(8 mg cm2)阴极,Li|PAL|LFP电池实现了180 Wh kg1的能量密度。并且,双层Li|PAL|LFP软包电池在循环和滥用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柔性和安全性。

文章要点:

1. 这项工作通过一种新型CO2辅助诱导自组装方法设计和制备了具有双重交联度的低密度(3 kgm3)自支撑双层芳纶纳米纤维(ANFs)气凝胶。进一步采用具有多交联点表皮和大量酰胺键合体的ANF气凝胶作为填料,实现了超薄(20μmPEO基固态电解质(表示为PAL)。

2. 与纯PEO电解质(表示为PL)相比,具有显著提高的锂离子迁移数(tLi+=0.51)的PAL可以有效地衰减浓度极化。此外,机械强度和离子通路调节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因此,Li|PAL|Li电池能够在1400小时内实现稳定的锂沉积/剥离。

3. 即使与高负载阴极(8 mg cm2)相匹配,Li|PAL |LFP电池也表现出优异的长周期和倍率性能。更重要的是,Li|PAL|LFP软包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柔性、高安全性和高理论能量密度(180 Wh kg1),显示出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1 CO2H2O诱导芳纶纳米纤维(ANFs)自组装机理

2 PAL全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与基本性能

3 Li|PAL|Li对称电池性能及界面分析

4 Li|LFP全电池的优异性能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3527

转自:“高分子科学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