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陈人杰教授AFM:聚合物-陶瓷改性隔膜使无枝晶锂金属电池成为可能!
2024/1/26 11:28:55 阅读:56 发布者: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品,锂金属电池(LMBs)被认为是下一代充电电池最有前景的候选产品,因为锂负极具有超高的理论容量(3860 mAh g-1)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3.040 V)。但是,锂枝晶生长和死锂形成的问题限制了LMBs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在大电流条件下,温度分布不均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陈人杰教授介绍了在聚丙烯(PP)隔膜上原位组装聚多巴胺(PDA)和氮化铝(AlN)涂层的方法,以应对上述挑战。其中,AlN颗粒被PDA包覆,PDA中的官能团与Al3+形成Al-O配位键,促进了Li+的均匀通量,降低了Li+的迁移障碍,从而实现了无枝晶的锂沉积。此外,所设计的PDA@AlN@PP隔膜具有优异的电解液润湿性、更强的机械性能和稳定的热阻,可提供均匀的热分布,并可作为防止枝晶渗透的坚固屏障。因此,对称锂电池(在1 mA cm-2和1 mAh cm-2条件下超过1800小时)和锂/铜电池(在0.5 mA cm-2和0.5 mAh cm-2条件下超过600个循环,库仑效率超过98%)表现出了出色的长循环性能和高库仑效率。此外,相应的Li||LiFePO4电池在5 C条件下显示出91.3 mAh g-1的高比容量。这项工作为设计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功能化隔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文章要点:
1. 这项工作通过一种简单的策略开发出了一种功能性PDA@AlN@PP隔膜。研究显示,PDA@AlN上的极性官能团(N─H和O─H)和Al-O键显著提高了隔膜的表面润湿性,加速了Li+的转移动力学,从而使Li+通量均匀化,为Li+提供了快速扩散途径。
2. DFT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官能团和化学键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快速脱溶剂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原Li+周围的溶剂分子,抑制锂枝晶的形成,提高电化学性能。此外,AlN还具有高导热性和高刚性,因此可以为PP隔膜构建坚固的颗粒涂层。这种涂层有助于实现均匀的温度分布,作为防止锂枝晶生长的最后一道物理屏障,并减轻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造成的压力。
3. 因此,这种简单的策略使对称锂电池在8 和16 mA cm-2的条件下实现了超过400次稳定循环,表现出低电压滞后、更长的循环寿命和无枝晶表面。同时,Li||LFP全电池在循环500次后仍保持99%的高库仑效率。这项工作有助于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并有望应用于其他金属电池。
图1 改性隔膜制备及表征
图2 Li||Cu电池表征
图3 对称锂电池性能
图4 Li||LFP全电池性能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14045
转自:“高分子科学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