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者如何表达一句话

2024/1/26 9:06:07  阅读:65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学位与写作 ,作者学位与写作

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是为了准确地传达想要表达的学术思想,这就要求学术文章的句子传达的意思不会被读者误解。然而,误解一句看似不错的句子很容易,因为人们往往按自己的范式来从整体上去理解一句话的意思,而不是通过类似于做加法和乘法的思维活动,去叠加组成那句话的一个个单词的意义,来临时地“创造”对整句话的理解。

学术句子的写作由初步到成熟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作者自己尚未正在理解;作者自己理解了却写不出本意;本来能写出本意但没有那样写;写出了本意但读者不理解;读者理解了,但读者没被打动;读者被打动了,但读者没被带动;读者被我带动了,共同推进研究。为了让读者理解要传达的本意,掌握学术句子的构造原则非常重要。

科学期刊文章本身不是用正统的英语写的,而是用极简的英语书写,【目的】只是为了传达数字和图形【等科学发现】——亚当·鲁本(Adam Ruben

Adam Ruben, How to Write Like a Scientist, Science Magazine, Mar. 23, 2012  https://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2/03/how-write-scientist

为了传达本意,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学术句子首先要求不能有语法错误,不能有拼写错误和错别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更进一步,学术句子需要符合学术逻辑。这还不够,学术句子还要求清晰、客观、精确和简练。以下是构造学术句子的七项基本原则,可以帮助理解、减少误解。

 使用单一意义法则

一句话只陈述一件事,不要陈述多件事情。这就像我们介绍一个人,一次只能介绍一个。

如果事先草拟的一句话包含了多件事情,或多个意义,应拆分成多句话,每句话只包含一个意思,话与话之间用句号隔开。

例如,下面的话包含许多意思,不满足单一意义法则,很难理解:

Conversely, applying M-AMBI the explained variability reaches until 43.4%, for linear regression, and 53.8% for logarithmic regression, and the highest explained variability was found in high and low mesohaline and polyhaline areas (53-63%), whilst the lowest explained variability was in the  oligohaline area (6%), being the mismatch in the comparison of both methods in terms of degraded-undegraded equivalences was of 16.4% of the cases in M-AMBI, and 12.7% in B-IBI, with a high spatial level of agreement.

博贾使用单一意义法则更改后,变成了四句可理解的话:

Conversely, applying M-AMBI the explained variability reaches until 43.4%, for linear regression, and 53.8% for logarithmic regression. The highest explained variability was found in high and low mesohaline and polyhaline areas (53-63%). In turn, the lowest explained variability was in the  oligohaline area (6%). The mismatch in the comparison of both methods in terms of degraded-undegraded equivalences was of 16.4% of the cases in M-AMBI, and 12.7% in B-IBI, with a high spatial level of agreement.

Borja AWriting the first draft of your science paper some dos and donts2 March 2015https://www.elsevier.com/connect/writing-a-science-paper-some-dos-and-donts

2. 使用呼吸法则定一句话的长度

由于人的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限制,人们习惯于用不多于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念完一个句子,否则就会因疲劳而被动断句,导致对整体意思理解的被动割裂。故一句话的长度应考虑能否用呼吸一次以内的时间念完。

据报道,新生儿,即刚出生的小孩, 每分钟呼吸30-60次;婴儿,出生后1-12个月,每分钟呼吸30-60次;幼儿,出生后1-2岁,每分钟呼吸24-40次;学龄前儿童,3-5岁,每分钟呼吸22-34次;学龄儿童,6-12岁,每分钟呼吸18-30次。青少年,13-17岁,每分钟呼吸12-16次;成年人,18岁以上,平均而言,每分钟呼吸12-18次。

因此,成年人一次呼吸的时间是35秒之间。也就是说,用35秒的时间读完一句话。在英语科学写作中,一句话的平均长度为1217个单词(一句英语直接翻译成汉语,字数可能更多)。如果用一次呼吸读完一句话,那么每秒在34个单词左右。

Borja AWriting the first draft of your science paper some dos and donts2 March 2015https://www.elsevier.com/connect/writing-a-science-paper-some-dos-and-donts

Eldridge L. What Is a Normal Respiratory Rate? March 15, 2019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what-is-a-normal-respiratory-rate-2248932

当然,也不能走极端,把本来可以用一句长度合适的话能表达的完整意思刻意拆成几句,这是因为,组合几句话合成一个意思又会加剧疲劳并导致误解。

3. 用可读性法则混编文字与非文字类元素

学术句子经常包含非文字类元素,如数字、符号、交叉引用编号和数学公式。

对于数字、符号和公式,我们可以想象它们是一个个的术语,看看术语如何读才可理解。可读才能理解,因此文字混编这些非文字类元素时,应满足可读性法则。

所谓可读性法则,是指非文字类元素虽然夹在文字中,但简单将它们视为术语,与正常文字一起构造句子,使得整个句子读起来还是一个个恰当的、语法正确的、标点符号正确的句子。

一个例外是交叉引用编号,交叉引用编号放在文字中无法满足可读性法则。那么,如何处理呢?对于这类不可读的东西,放入括号之中。例如,引用参考文献编号时,一般会放在中括号内(有的出版物则用上标)。

D.R. Rowland, Incorporating Tables, Figures, Statistics and Equations Effectively Into Your Writing Student Services,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4. 科学级别的准确性原则

时间和顺序的交代不会引起误解和混淆。以行动的时间为例,找到表述方式,让读者看出是将来、现在、现在进行、现在完成、过去、过去进行、过去完成。英语有时态来实现这些要求,中文则可以借助副词和形容词等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This bird had disappeared at that period 可以表示为“这种鸟在那个时代以前就消失了”。

单数、复数等数目数量的交代不会引起误解和混淆。例如,如果是指代全部样本,那么必须明确是指所有样本,而不能让人看不出到底是单个、部分和全部样本。英语使用冠词和单复数表达这些要求,中文也可以通过添加辅助词组来实现这个目的。例如,students are generally younger than their teachers可以表示为“那些学生一般比他们的老师们更年轻”,或者在上下文语境中已经明确了是所有学生。

冠词a/anthe使用通用指南

丢失单复数的中文,如何补回

5. 区分正式内容和非正式内容的表达

正式内容是要传达的意思,非正式内容是一些组织性语句。正式内容用规范单元表示(包括学习别人的句型),非正式内容可以自由发挥,但目的是帮助组织正式内容和帮助理解正式内容。正式内容是学术界的规范,非正式内容体现了自己的风格。

正式句子是用于传达有用信息的句子,建议套句型。非正式句子用于帮助传达信息的句子,一般自由发挥,形成个性化语句。

学术句型是我们在写作中可以直接套用的。约翰·莫雷( John Morley )指出:句型在性质上是内容中立和通用的,因此,在使用它们时并没有偷窃他人的想法,这并不构成剽窃。

如果使用经过人们提炼的学术句型,那么我们可以只专注于填写内容,提高写作效率,规范学术语言,减少语法错误。

学术写作两套英文句型库

6. 以要素作为句子的主体构成

句子以要素牵引,核心要素应作为一句话的主题词,如主语、谓语和宾语,而不能作为辅助词组出现在句子之中。

如同单一意义法则,一句话尽量只包含一个要素。如果使用了合理的顺序,如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那么一句话可以包含多个要素。

要素句——能总结全文工作的短短一句话

7. 使用清晰度法则来构建句子

在口语中,有多个方面或有多种方式,让听者产生所期待的理解:疏密关系;反复强调;语调变化;肢体语言。以肢体语言为例,可以使用面部表情、手势、身体的姿态等。在小说等非学术写作中,可以通过添加额外的修饰(如“皮笑肉不笑地说”)来产生口语中语调和肢体语言等相似的作用。

在学术书面语言中,似乎只能通过字面的严谨来让读者唯一理解所表达的意思。为此,可以使用麦金太尔的清晰度法则来帮助构建句子。

清晰度法则有三条具体法则:有机变化法则(the organic-change principle)、相干排序法则(the coherent-ordering principle)和显式直白法则(the explicitness principle)。

有机变化法则:对同一事物使用相同的术语,对相似或可比的事物,使用相似的术语,对不同的事物才使用不同的术语。

相干排序法则:句子内部和相邻句子之间需要按某种逻辑关系排序,例如承前启后、由浅入深、由具体到一般;有意思衔接或转折时正确使用过渡词,突出语境,例如前后有逻辑关系时——用“正因为如此”、“于是”、“结果表明”等过渡词。

显示直白法则:非常明了地、直白地表达自己的主意和其它基本元素,不能遮遮掩掩,不能隐含有需要读者猜测的意思。为此,句子中的专业术语、缩写语和符号必须解释。在句子中尽量避免使用代词,因为读者可能无法理解该代词到底是指代前面的什么。

转自:IACT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