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1355 戏曲与曲艺)

2024/1/25 17:53:30  阅读:250 发布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配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实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 、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知识体系更新演化,编修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主要目的是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科专业管理、规范研究生培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制订培养方案、开展学位授予等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学科专业设置、监督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渠道。

本次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为试行版,有关内容将根据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进程不断调整完善。

中文名称: 戏曲与曲艺

英文名称:Chinese Theatre and Quyi

编写成员: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专业学位类别简介

 1.专业学位类别概况

为适应经济社会和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培养艺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05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下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059号),决定在我国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涉及音乐、美术、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艺术设计八个专业领域。2022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设置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六个专业学位类别,可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

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是培养戏曲与曲艺艺术实践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学位类型,是培育大批德艺双馨的戏曲与曲艺艺术家、教育家和规模宏大的戏曲与曲艺文艺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从本科至博士层次完整的高等戏曲与曲艺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中国大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艺术实践训练为主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支撑,以科学管理手段与综合评估方式为保证,为戏曲与曲艺艺术各行业输送大批高质量、专业化的艺术工作者,更好地满足国家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专业学位类别内涵

戏曲博士专业学位主要涵盖的专业领域包括:戏曲表演、戏曲音乐、戏曲导演、戏曲舞台美术、戏曲文学创作、戏曲传播与管理、戏曲教育;戏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涵盖的专业领域包括:戏曲表演、戏曲音乐、戏曲导演、戏曲舞台美术、戏曲文学创作、戏曲传播与管理、等。曲艺博士专业学位主要涵盖的专业领域包括:曲本创作、曲艺表演、曲艺导演、曲唱音乐、曲艺舞台美术、曲艺传播与管理、曲艺教育等;曲艺硕士专业学位主要涵盖的专业领域包括:曲艺创作(曲本创作、唱腔及伴奏设计、舞美设计、导演等)、曲艺表演、曲艺教育、曲艺传播与管理等。本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依托于授权点的学科基础和实践条件,兼顾产教协同育人基地等办学条件。

3.专业学位类别服务面向

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向文化艺术团体、院校、艺术场馆、电视广播台站、文化馆站、各类媒体、文艺研究单位、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等行业岗位,培养能够胜任文化艺术等部门所需的戏曲与曲艺创作、表演、教学、管理、编辑、策划、传播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4.培养目标

本类别专业学位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本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艺德、具有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戏曲与曲艺专门人才。

本类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紧密结合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和对艺术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高超的戏曲与曲艺艺术实践能力、扎实系统的戏曲与曲艺专业知识、优良职业素养的高水平创新型戏曲与曲艺专业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输送具备成为德艺双馨的戏曲与曲艺艺术家、戏曲与曲艺教育家及其它专业领域的应用型高端素质人才。

学位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道德修养

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具有坚定的专业信念,以推动戏曲与曲艺的艺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的不良作风;应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严禁弄虚作假、粗制滥造、剽窃他人艺术成果。

(二)专业素养

戏曲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较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戏曲文化知识,具有现代美学意识和广阔的艺术视野,熟悉各艺术流派;应遵循戏曲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能够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本专业领域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掌握坚实、系统的戏曲理论和技巧,了解戏曲发展历史,熟悉当今戏曲发展现状,知晓中外戏剧领域的前沿理论;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和独立的见解。同时,应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对外交流的能力。

曲艺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曲艺专业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如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了解曲艺发展历史,熟悉曲艺发展现状,具备较好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学术底蕴;同时应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对外交流的能力。

(三)职业精神

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其目的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是具备了特定社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具备从业的基本条件,能够运用专业领域已有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效地从事专业工作,合理地解决专业问题。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风范,拥有高度责任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2.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基础知识

戏曲专业学位获得者应着力提高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奠定掌握专业知识和艺术方法论、认识艺术发展、创作规律的宽厚基础,以适应毕业后社会发展与艺术发展的需要;应了解戏曲艺术的创作原理、发展规律和文化内涵,以提高对所从事行业的理论认知和专业素养;既要关注戏曲发展的悠久历史,又要密切关注当下戏曲发展现状;既要注重理论本身的完整性与体系化,又要注重抽象理论与戏曲舞台实践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

曲艺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广泛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如历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基本的艺术理论素养,并能将基础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艺术内蕴,为专业学习与艺术实践奠定基础。

(二)专业知识

戏曲专业学位获得者应系统地掌握戏曲艺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创作法则和审美特征,包括研习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各流派、各行当的创作表演技巧,学习不同的流派剧目,分析、研究大量不同类型、题材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学习相关交叉学科的专门知识和创作技能等,并能够将其运用到戏曲创作中。

曲艺专业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曲艺的专业性知识。其中,曲艺创作与曲艺表演类研究生须掌握各种体裁(曲种)的创作、表演技巧和科学的训练方法,须分析、研究大量不同类型、体裁和风格的经典曲艺作品;曲艺教育类研究生须系统地掌握曲艺教育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掌握曲艺教学技能技巧并正确应用于实践;曲艺传播及管理类研究生应系统学习和掌握有关曲艺编辑传播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应根据专业特点选修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能将其运用到曲艺实践中。

3.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戏曲专业实践训练是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戏曲领域艺术硕士取得高质量教育水平的关键。戏曲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基本素质中应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戏曲舞台实践、国际文化交流演出、姊妹院校联袂演出,还有针对不同专业的采风活动和学术高峰论坛,及跟诸多媒体公司、演艺团体和院团的合作,都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常规手段,力求实现专业理论、舞台实践和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曲艺专业实践训练是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充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学期间,研究生应接受与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实践训练,完成不少于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环节和学分要求(不少于总学分的60%)。专业实践训练学习的具体计划由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共同拟定,通过课堂、舞台、讲台等平台,对曲艺创作、表演、教育、传播和管理等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全面实践训练,包括创作实践、舞台表演、课堂教学、活动策划、传播实践、舞美制作等;实践训练的时间和形式采用集中与分段、个人与集体、课堂与课外、校内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在实践与理论的循环互动中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得到提升和巩固。

4.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获取知识能力

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洞察力,能够利用各种学术通道掌握学术学科前沿动态,同时具备良好的学术鉴别能力和敏锐的问题意识;应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了解戏曲与曲艺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理论成果,并熟悉从事本专业方向研究所需要的各种理论支撑、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

(二)开拓创新能力

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较高的创作能力,具有将实践研究与理论基础相结合的学术意识和能力,具有在本专业方向相关交叉领域获取新知识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具有从事创作、教学及研究的较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外语交际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国际文化交流。

(三)专业实践能力

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戏曲表演类学生应掌握坚实、系统的戏曲表演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相当数量的戏曲剧目,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实践和较高水平的艺术创作,具有高水准的舞台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戏曲导演类学生应掌握系统的导演艺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戏曲表导演艺术的创作规律,熟练掌握戏曲艺术及影视艺术的创作方法,了解该领域的前沿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意识;戏曲舞台美术类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的戏曲舞台美术知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创作技能,具有利用多样化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设计的能力,既要坚持戏曲本体美学特征又要融合最新的舞台美术创作观念与舞台科技,尤其是在传统戏曲演出空间、传统戏曲服装与造型、新编剧目舞台美术设计等诸多方面,深入研究中国戏曲舞台美术传统并不断创新;戏曲创作类方向,主要包括戏曲音乐、戏曲编剧、戏曲动漫等具体专业类别。其中,戏曲音乐相关专业应学习一定量的戏曲音乐理论及戏曲作曲技法、演奏技巧等课程,掌握相关理论,提高创作和演奏技能;戏曲编剧类相关专业应通过相应课程的学习掌握坚实、系统的戏曲编剧理论和技巧,了解戏曲发展历史,熟悉当今戏曲创作现状,知晓中外戏剧创作前沿理论,具备独立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创作古装戏、现代戏等大型戏曲剧本的能力;戏曲动漫类相关专业应通过相应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动画、新媒体艺术和戏曲艺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创作法则和审美特征,具有在本专业方向相关交叉领域获取新知识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戏曲动漫设计的相关软件。总体而言,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在具备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艺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

曲艺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各自方向的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如曲本创作类学生具备独立写作各类长中短篇作品的能力;曲艺表演类学生应具备相应曲种及其行当的较好说功、唱功、奏功和做功能力,并要学习和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节目,具备独立诠释和演绎不同风格作品的能力;曲艺教育类学生应能掌握和运用国内外曲艺教育各类先进、科学的教学理论及方法,并能将其与中国曲艺文化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曲艺传播和管理类学生应能运用曲艺的专业知识策划、组织和编辑、传播各类曲艺作品与演出活动。总体来说,学位申请者应掌握运用所学技能和理论解决所从事的艺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富有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协调、整合各类人力、物力资源,有效组织、开展各类曲艺实践活动。

5.毕业考核基本要求

(一)戏曲专业毕业考核基本要求

戏曲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毕业环节的各项要求。

毕业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专业能力展示应体现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学位论文答辩应体现学生对应用该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领悟深度。二者应公开进行,可以在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亦可同时进行。毕业考核总成绩计算方法为: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占70%、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占30%

1、专业实践能力展示的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体现于学位作品,包括原创作品、演出专场、作品展示等。专业能力展示须体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主题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以及创作者是否对本专业方向已知的认知体系和实践积累具有突破或创新的贡献;应展示创作者对创作题材和表演、展演对象的认知理解,创作或演绎技巧水平,总体的宏观驾驭能力及局部的微观细节处理能力;原创作品和表演、展演应具有一定的审美功效。具体要求如下:

1)戏曲表演类毕业生:应熟练掌握不少于各行当规定数量的戏曲剧目,并成功举办个人艺术演出专场、独 奏或伴奏,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2)戏曲导演类毕业生:应独立或联合导演具有明显戏曲元素的中西方戏剧或戏曲作品;完成一部原创中小型戏曲剧目,不少于50分钟。(二者选其一)

3)戏曲舞台美术类毕业生:应举办个人中小型创作及设计作品展,或承担一部戏曲原创作品的舞美设计工作。

4)戏曲创作类毕业生:音乐类毕业生:应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戏曲音乐作品,并有自己的原创戏曲音乐作品,举办一场不少于30分钟的作品音乐会。戏曲编剧类毕业生:应独立创作或改编一部完整的中型以上的戏曲剧本,字数一万字以上,可供舞台演出90-120分钟。戏曲动漫类毕业生:应自编、自导并独立完成一部动画作品,不少于6分钟。

2、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

戏曲专业学位申请者皆应提交学位论文,论文须符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应是对毕业作品创作实践所进行的理论思考的全面阐释,力求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对艺术创作或实践具有一定意义;学生也可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2)学位论文的具体形式

学位论文应与艺术创作实践或所学内容紧密相联,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3)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

论文要能够体现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反映出作者对于作品独立的见解和全新的认识,主题明确、论证严密、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论文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资料或数据可靠,论证准确,文字通顺,条理分明。

学位论文字数应不少于0.5万字(不含谱例、图表)。针对自己毕业作品或其他艺术实践所写的论文应附所对应的音像资料。

(二)曲艺专业毕业基本要求

曲艺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根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完成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的毕业考核要求。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共同作为曲艺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评价依据。专业实践能力展示体现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体现申请人对专业实践的理论探索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实践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同时进行。毕业考核总成绩计算方法为: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占70%、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占30%

1、专业实践能力展示

各专业方向应根据教学大纲,综合体现个人全面的技术和艺术能力,尽量与行业和职业考核要求相关联。

1)曲艺创作类:曲本(文学)创作方向应依不同的曲种类型提供独立创作的作品。其中:“说书类”曲种的曲本创作,须不少于3个短篇和2个中篇(不少于3回)作品;“唱曲类”曲种的曲本创作,须不少于6个篇幅在1800字以上的作品;“谐趣类”曲种的曲本创作,须不少于8个篇幅在2000字以上的作品;曲唱音乐创作方向应提供独立创作的短篇唱腔及伴奏设计作品3部,中篇作品2部(每部不少于3回);曲艺舞台美术设计方向应提供独立创作的3部短篇节目和2部中篇节目由舞台装置、服饰化妆、灯光背景到音响技术等全套演出要求的设计作品;曲艺导演方向应提供独立创作的3部短篇节目和2部中篇节目由曲本阐释、演员遴选、音乐唱奏与舞蹈和舞美设计及舞台调度再到“说唱”表演诸般功法技巧的综合有机运用及其多方协调配合的整体方案。创作作品应提供完整的文字脚本和相应的乐谱与舞谱,包括舞美设计的效果图,完成现场演出或提供作品演出的音频与视频。

2)曲艺表演(含伴奏)类:应提供2场包含擅长曲种及其相应节目的学位申请演示会(后一场应在毕业学年举行),每场演出纯表演(伴奏)时间不少于60分钟;节目类型须包括擅长曲种及相应流派的传统经典和新创作品,短篇节目至少3个,中篇选回至少1个。

3)曲艺教育传播类:应较好地完成1课时(45分钟)具有探索研究意义的曲艺课堂教学,同时附完整教案和教学设计说明;较好地完成不少于30分钟的曲艺活动组织与排练,同时附活动设计方案;提倡在真实的教学与活动场景下展示,必须提交相应的视频。

4)其他各方向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均应根据专业特点,应依据上述规格要求,完成一定工作量或时长的实践过程的专门展示。如曲艺传播应编制相关曲种及其节目的演出策划、栏目规划及传播实施方案,或编制某些曲艺文献及书刊的编辑组稿与出版实施规划;曲艺管理及经营应提供一场总时长不少于45分钟独立制作的公开展演;等等。

2、专业学位论文要求

曲艺专业学位申请人皆应提交专业学位论文并完成答辩。具体要求如下:

1)专业学位论文应与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所学史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学术探究、分析和阐述。

2)专业学位论文须符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3)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不含谱例、图表)。根据自己曲艺创作、表演或其它曲艺实践所写的论文应附所对应的影音资料。

博士学位基本要求

 1.获本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戏曲与曲艺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具有良好的艺德,包括良好的道德修养、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一)道德修养

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艺术信念,确立专业学习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追求学术创新、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杜绝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等不良作风。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遵守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杜绝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抄袭剽窃和粗制滥造等行为,恪守为艺之德和学术规范,维护专业诚信。

专业素养

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和独立的见解;应具备较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戏曲与曲艺专业知识,具有现代美学意识和广阔的艺术视野;应遵循戏曲与曲艺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能够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本专业领域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掌握坚实、系统的戏曲与曲艺专业技能,了解戏曲与曲艺发展历史,熟悉当今戏曲与曲艺发展现状,知晓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追求艺术自觉,弘扬优良传统。

职业精神

本专业学位获得者肩负戏曲与曲艺文化传承与艺术发展的神圣使命,应懂得敬畏传统、追求精益求精,与同行协同合作、互相尊重,对所从事的工作能全身心投入、尽职尽责。

2.获本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戏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成为戏曲表演艺术家、戏曲导演艺术家、戏曲作曲家、戏曲舞台美术家、戏曲剧作家、戏曲教育家、戏曲演奏家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素养。

曲艺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成为曲本作家、曲艺表演艺术家、曲艺导演家、曲唱音乐家、曲艺舞台美术家、曲艺教育家及曲艺传播管理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素养。

(一)基础知识

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深入学习并掌握艺术哲学及美学知识,广泛了解和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具有深挚的人文情怀和丰富的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辦与推理能力,并能将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艺术创造,为持续独立从事创造性的艺术实践与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二)专业知识

戏曲与曲艺专业学位获得者应从历史、理论、实践、前沿等多个方面系统深人地全面学习和掌握戏曲与曲艺的相关知识,能结合所学课程,阅读戏曲与曲艺方面的各类重要文献,分析各种不同类型、体裁和风格的经典戏曲与曲艺节目,最终形成创作和表演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戏曲与曲艺节目的综合能力,推进学科专业的发展与进步。戏曲与曲艺教育专业博士还须精深掌握戏曲与曲艺教育理论与专业实践知识,掌握戏曲与曲艺教育(尤其是高等戏曲与曲艺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并能恰当地运用于实践。

3.获本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专业实践训练是戏曲与曲艺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充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学期间,戏曲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接受创作实践、演奏实践、舞台实践、管理与传播实践等相关实践训练;曲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接受与职业发展相匹配的相关专业性实践训练,均须完成不少于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环节和学分要求。

4.获本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获取知识能力

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优秀的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有效地了解和掌握本学科专业相关实践和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学术焦点,熟知本学科专业的艺术和学术传统、经典文献、重要成果和实践方法,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著名专家学者的观点与风格,善于学习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与成果,熟练运用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资源获取新知。

(二)专业实践能力

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卓越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融通古今中外开展戏曲与曲艺创作、表演、教学、传播等的实践活动;应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应理论解决所从事的艺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富有团队协作意识,能够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有效组织、开展各类戏曲与曲艺实践活动;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根据时代与环境变化及社会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力。

(三)开拓创新能力

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能够紧密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艺术技能,高度自觉地将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运用多维视角和方法对与本领域相关的创作、表演和教育、传播等实践活动进行综合思考;具备较宽阔的艺术视野和专业情怀,既尊重多样的艺术趣味,又勇于追求个人风格;具备戏曲与曲艺的传统继承与守正创新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5.毕业考核基本要求

(一)戏曲专业毕业考核要求

戏曲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毕业环节的各项要求。

毕业考核环节由两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专业能力展示应体现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学位论文答辩应体现学生对应用该专业技能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领悟深度。二者应公开进行,可以在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亦可同时进行。毕业考核总成绩计算方法为: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占70%、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占30%

专业实践能力展示的要求

专业能力展示的具体内容体现于学位作品,包括原创作品、演出专场、作品展示等。专业能力展示须体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主题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以及创作者是否对本专业方向已知的认知体系和实践积累具有突破或创新的贡献;应展示创作者对创作题材和表演、展演对象的认知理解,创作或演绎技巧水平,总体的宏观驾驭能力及局部的微观细节处理能力;原创作品和表演、展演应具有一定的审美功效。具体要求如下:

戏曲表演类毕业生:主演三类题材的剧目(传统戏不少于90分钟、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不少于30分钟),或举办时间不少于90分钟的独奏演出。

戏曲导演类毕业生:独立导演不少于两部戏曲作品,一部时间不少于90分钟,另一部不少于30分钟。

戏曲舞台美术类毕业生:举办个人设计作品展,承担两部不同题材戏曲原创作品的舞美设计工作(作品须公开演出)。

戏曲创作类毕业生:音乐创作类毕业生须完成一部原创大戏,时间不少于60分钟,并完成一部原创小戏或音乐会,时间不少于30分钟;戏曲编剧类毕业生须独立创作一部完整的中型以上的戏曲剧本(剧本须公开发表或演出),字数一万字以上,可供舞台演出90-120分钟。

戏曲传播与管理类毕业生:独立完成两部不同题材的戏曲艺术作品制作;独立完成两个传播交流的推广活动,活动的受众影响群体不少于2000人;完成时长不少于一年的剧院团或剧院场管理工作。

戏曲教育类毕业生:至少完成一门课程(不少于40学时)的完整课程设计与教学详案;教学成果展示(三至五场教学成果展示),包括课堂公开教学或教研式戏曲会,每场时间不少于60分钟;至少研发一门课程。

2.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

本专业学位申请者皆应提交学位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应是对毕业作品创作实践所进行的理论思考的全面阐释,力求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对艺术创作或实践具有一定意义;学生也可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2)学位论文的具体形式

学位论文应与艺术创作实践或所学内容紧密相联,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技术与风格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3)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

论文要能够体现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反映出作者对于作品独立的见解和全新的认识,主题明确、论证严密、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论文要资料或数据可靠,论证准确,文字通顺,条理分明。

学位论文字数应不少于4万字(不含谱例、图表)。针对自己毕业作品或其他艺术实践所写的论文应附所对应的音像资料。

()曲艺专业毕业考核要求

曲艺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的毕业考核要求。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共同作为曲艺博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评价依据。专业实践能力展示体现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体现申请人对专业实践的理论探索及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均应公开进行,可以是专业实践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再进行论文答辩,亦可同时进行。曲艺学位申请演示会等专业实践能力展示须公开在线直播。毕业考核总成绩计算方法为: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占70%、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占30%

专业实践能力展示的要求

1)曲本(文学)创作方向的博士生,依不同的曲种类型:“说书类”曲种的曲本创作,须不少于3个短篇、2个中篇(不少于3回)和1个长篇(不少于10回)作品;“唱曲类”曲种的曲本创作,须不少于10个篇幅在1800字以上的作品;“谐趣类”曲种的曲本创作,须不少于10个篇幅在2000字以上的作品。

2)曲艺表演(伴奏)专业方向的博士生,须举办不少于3场曲艺学位申请演示会,具体如下:

传统经典节目演示会:可放在2年级的期末,演出总长度不少于90分钟,节目类型须涵盖所擅长曲种及其行当的不同题材、体裁与风格、流派。重在展示本人的传统继承能力;

据传统节目改编或新创的节目演示会:可放在1年级的期末,演出总长度不少于90分钟,节目类型须涵盖所擅长曲种及其行当的不同题材、体裁与风格、流派。重在展示本人驾驭不同类型节目的能力

本人参与创演的新节目演示会:可放在3年级的期末,演出总长度不少于60分钟,节目类型可据本人特长自行选取,重在展示本人的原创能力及创演特点。

3)曲艺导演、曲唱音乐、曲艺舞台美术方向的博士生:其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均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或指导排练3个不同曲种且每个曲种各有长中短3种不同篇幅即共达9个节目的技能展示,并提供相应的音视频演示资料;或设计完成3个曲种各含3种题材类型节目的主要唱腔及伴奏音乐设计,并附有相关的词曲谱例及音视频演示资料;或设计完成3个曲种各含3种题材类型节目的舞台美术设计包括服饰化妆、舞台装置、灯光音响等的全套设计方案与制作模型包括数字化展示效果。

4)曲艺教育方向的博士生:须完成至少完成1门课程(不少于40学时)的完整课程设计与教学详案;教学成果展示(35场教学成果展示),包括课堂公开教学或教研式曲艺演示会,每场时间不少于60分钟;至少研发一门课程。

5)曲艺传播与管理类的博士生:须独立完成3部不同曲种及题材的曲艺节目策划制作,其中长中短篇节目各1部;独立完成3个不同类型的传播交流推广活动,其中平面文字、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各1个;完成时长不少于1年的曲艺演艺团体或演艺场所的管理实习工作。

2.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

本专业学位申请者皆应提交学位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应是对毕业作品创作实践所进行的创演阐释及理论思考,内容为曲本创作、曲艺表演、曲艺导演、曲唱音乐、曲艺舞台美术、曲艺教育、曲艺传播与管理等领域实践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

具体形式

学位论文应与艺术创作实践及所学专业知识紧密关联,可以是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案例解析等,也可以是本专业领域相关理论问题的实践性阐释。

3)规范要求

论文要能体现作者掌握系统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坚实性,反映作者对本门艺术的独立见解和深刻认识,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同时做到资料或数据可靠,论证准确,条理分明,文字通顺。字数应不少于4万字(不含谱例、图表)。针对自己毕业作品或其他艺术实践所写的论文,须附上对应的音像资料。

来源:化石设计创造社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