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J:一石二鸟:金“桥接”纳米酶和免疫传感器,用于 T-2 毒素的灵敏双响应检测
2024/1/25 17:22:02 阅读:61 发布者:
概要
开发以纳米酶作为信号标记的免疫传感器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再是一个新概念。但即便如此,一些研究障碍,例如次优活性、不确定的抗体偶联和冗余过程,仍然存在,并且必须在这一前沿领域得到解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道宏教授等人报道了使用CeO 2 @Au异质结作为信号标记(CeO 2 @Au-FTNLISA)构建了比色和荧光双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用于灵敏检测T-2毒素。金纳米粒子(AuNPs)作为CeO 2 的桥梁,可以连接并实现CeO 2 @Au异质结的双向改进:(1)通过多重效应(电荷转移、AuNPs辅助、底物亲和力和氧空位)显着增强纳米酶活性, ETC。); (2)通过静电掺入提高抗体与标记之间的亲和力。同时,在该系统中,纳米酶催化产生第一信号,荧光猝灭通过内过滤效应(IFE)形成第二信号,避免了实验室外环境带来的不准确结果。与传统ELISA相比, CeO 2 @Au-FTNLISA在比色(TNLISA)和荧光模式(FNLISA)下的灵敏度分别提高了42倍和18倍(TNLISA为0.00852 ng/mL,FNLISA为0.02011 ng/mL,FNLISA为0.36492 ng/mL)与传统 ELISA 相比),由于非特异性吸附减弱,检测时间节省了一半(从 135 分钟到 50 分钟)。因此,CeO 2 @Au-FTNLISA方法有望获得强劲动力,推动食品中T-2的快速、精确检测。
要点1
图1基本结构和组成特征。
图2活性评价。
图3评估CeO2和CeO2@Au与抗体的结合情况。
要点2
图4实验条件的优化。
图5 FTNLISA中T-2毒素检测示意图。
图6 图6所示。玉米、大豆实际样品的检测。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8473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