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 华中科技大学最新研究发现:学历越高痴呆症患病风险越小
2024/1/24 11:28:39 阅读:61 发布者: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刚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健康长寿》发表了一项“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生活方式与早发型和迟发型痴呆的前瞻性关联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显示:较低受教育程度与早发型痴呆发生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且这种关联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更为显著;不健康生活方式对早发型痴呆也有一定影响,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方式之间没有明显联系。
根据研究结果,科学家强调了该研究的新颖性和重要性,指出该研究为进一步认识痴呆发病危险因素,尤其是早发型痴呆发病原因做出重要贡献。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
记忆丧失、沟通或用词困难、驾驶时迷路、难以推理或解决问题……老年人身上若出现这些现象,就可能已患有认知障碍(即痴呆症,也称失智症)。认知障碍通常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出现,但研究人员发现,当前在65岁前出现认知障碍的人越来越多,这类发病年龄早于65岁的痴呆被称为早发型痴呆。
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呈不断增加趋势。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痴呆患者超过1500万,占全球痴呆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研究人员认为,老龄化率上升使得患老年痴呆症的人数不断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老年痴呆患者预计会达到3000万,将给所在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照护需求和沉重的医疗负担。
影视剧中常出现的阿尔茨海默症便是老年痴呆症的一种。此前关于认知障碍的研究已经发现40%的影响因素,共计12种:受教育程度低、听力减退、脑部外伤、高血压、过量饮酒、肥胖、吸烟、抑郁、社交孤立、体力活动不足、空气污染和糖尿病。而剩余60%的影响因素并未明确。
因此,科学家们强调了提高受教育程度对预防早发型痴呆的重要性。这一发现也为社会提出了更多关于老年痴呆症的警示和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在未来减少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数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转自:“PaperRSS”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