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宋史测度》
2024/1/23 16:12:40 阅读:81 发布者:
感谢感谢中华书局樊玉兰老师提供宝贵资料
▼
《宋史测度》
丨(美)刘子健 著丨
壹
编辑推荐
本书原名《两宋史研究汇编》,初版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作者提倡多元化的历史观,认为研究历史需要学者根据史料近乎情理地测度,探索真相,故改今名。本书稿是一部深入探讨关涉宋代几个大历史侧面的论文集,讨论的都是两宋朝廷重文轻武、文官制度、包容政治乃至秦桧、岳飞评价等问题,作者在大量文献基础上不囿旧窠,提出新见,对于学界进一步拓深宋史研究有启发价值。
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籍华裔宋史学家刘子健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所收集的多篇主题文章体现了作者多元化的历史观。作者由封禅祭典、君主与言官的关系、政治上的包容性来观察宋代的君权和政治特色,由岳飞、秦桧、王安石、曾布、梅尧臣等人来观察宋代士大夫与武将的风格类型,由地方官学私学的消长、考场弊端、道统之成立来观察宋代的教育与道学,由马球、启蒙书、乡绅赈饥来观察宋代的文化与社会,视野宏大,剖析入理,为读者描绘出有宋一代更清晰的图像。
叁
作者简介
刘子健(James Tze-chien Liu,1919-1993),笔名“半宾”,祖籍贵阳,长于上海,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专治宋史、比较政治史,著有中英学术论述多篇。其有关宋代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的论文和专著在宋史领域具有开风气的地位,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他的“中国转向内在”观点多有讨论和阐发,特别是在唐宋变革论的视角之下去看待“中国转向内在”值得深入研究。中国和美国两种不同的历史、社会、文化、学术环境,加之个人的人生经历,深刻影响了刘子健的历史研究理论和方法,塑造了他的中国情怀。
肆
媒体评论
刘子健先生是试图将全数的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社会科学所发展出来的知识工具结合起来的人物。——牟复礼
子健先生熟悉东西方的多种文字, 并攻治过东西方许多国家的历史, 所以他的视野广阔, 思路开廓。在这样的基础上, 他对于中国历史特别是宋代历史的研究, 不论就其取材的广博, 见地的精到和剖析的透辟来说, 都是超出侪辈, 而卓然自成一家的。——邓广铭
(刘子健先生)显示出一种对任何政治学家来说都必要的敏锐的问题意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所有制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者都会欣然承认。——杨联陞
现代的宋史研究 ,早期以邓广铭享誉最高……而刘子健后起 ,有识力 ,有裁断 ,尤能推陈出新 ,突破考证史学的樊篱 ,故厚此薄彼,奉之为“新宋学”的代表……刘氏治史的特色 ,在于兼有比较政治学的素养 ,且深具问题意识 ,故于史料文本不仅就事论事地考订与梳理 ,而能多方观察 ,超出纸面 ,见其立体。——胡文辉
(刘子健先生)在辨别宋代史料中的许多曲笔和多层内涵方面, 有着令人吃惊的娴熟技能。在这方面, 他表现出历史与人文方面令人羡慕的判断力, 而这种天赋绝不亚于他的渊博知识。——戴仁柱
肆
目录
引言
君主与政情
封禅文化与宋代明堂祭天
南宋君主和言官
北海立国与半壁山河的长期稳定
包容政治的特点
略论南宋的重要性
文武的形象
讨论“北宋大臣通契丹语”的问题
讨论宋代行政难题
梅尧臣《碧云騢》与庆历政争中的士风
王安石、曾布与北宋晚期官僚的类型
秦桧的亲友
略论宋代武官群在统治阶级中的地位
岳飞——从史学史和思想史来看
教育与道学
略论宋代地方官学和私学的消长
宋代考场弊端——兼论士风问题
宋末所谓道统的成立
文化与社会
宋代文化变迁之一——马球
比《三字经》更早的南宋启蒙书
刘宰和赈饥
附录 中国式的信仰——用类别来解释
(来源:宋史研究资讯)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