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特立博士后”岗位招聘启事

2023/9/25 10:31:32  阅读:73 发布者:

北京理工大学

2023年“特立博士后”岗位招聘启事

学校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校在北京拥有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双核”校区已建总建筑面积185.23万平方米。设有21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8个新型教研机构,设有28个基层党委、2个党总支、1个直属党支部。

建校80余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坚持德育为首、着力红专并举的“红色育人路”,一条立足国防特色、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军报国路”,一条勇于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合作的“创新发展路”。“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基因,“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徐特立老院长倡导的“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共同铸就了学校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在30余万名毕业生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60余位院士以及一大批科教英才、时代先锋和治国栋梁。学校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曾创造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等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始终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担当作为,为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五年来,北京理工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勇担强国建设新使命,持续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精心培育一流人才,赤诚创造一流贡献,奋力建设一流大学,不断凝聚师生奋进力量,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办学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为推动博士后拔尖人才引育,学校于2019年设立“特立博士后”岗位,大力吸引和汇聚优秀青年人才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储备有生力量。2023年“特立博士后”招聘已启动,计划招收100人,申报评审工作全年开展,期待海内外优秀学子踊跃申报!

一、岗位介绍

“十三五”以来,学校深入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大力推动博士后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由特立博士后、团队岗博士后、科研岗博士后、思政博士后组成的博士岗位体系。

其中,“特立博士后”岗位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薪酬”,着力打造学校博士后队伍头雁方阵。

二、待遇保障

薪酬待遇:学校采用年薪制,基本年薪为30万元(税前),合作导师及培养单位给予配套资助。

晋升发展:按照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可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研究系列);在满足学校相关规定和标准基础上,同等条件下特立博士后可优先留校聘任至相应岗位。

住宿配套:提供两校区博士后公寓,随申随批,拎包入住。

生活保障:按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协助办理本人及配偶、子女在京落户、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

三、申请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所属学科领域以主要完成人公开发表的、获得同行认可的高质量的代表性成果不少于3项;合作导师应能提供较强的研究平台支持。

3.一般应不超过30周岁,新近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博士毕业生,申请时应已取得学位或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基本要求。

4.之前未申报过北京理工大学特立博士后岗位的拟进站人员。

四、申报程序

1.

个人申请

申请人经合作导师或研究团队初审后,提交申请材料至设站单位,申请材料如下:

·《应聘人员登记表》

(在北京理工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官网人才招聘系统 http://rszhaopin.bit.edu.cn/zp.html#/,通过个人注册--选择“博士后招聘”--“特立博士后岗位”申请,并在填写完成后通过“简历预览”导出《应聘人员登记表》)

·《北京理工大学特立博士后研究计划表》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协议书》

·《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计划书》

·两封《专家推荐信》(必含博士导师推荐信一封)

·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明材料、本科至博士的学位证明(未拿到博士学位证请提供学校研究生院盖章的在读证明)、学信网证明、高水平代表性成果证明。留学回国人员同时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书(外籍人员可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位认证)

注:上述代表性成果证明指申请人为主要完成人在本领域高水平期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论文检索报告原件、论文首页)、获批省部级及以上基金或项目(基金批文复印件、项目合同)、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专利证书复印件)、省部级及以上获奖(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全部申请材料需制作封面,编制目录,整理成册,形成纸质版及电子版PDF材料各一套,纸质材料无需胶装。“证明材料”需逻辑清晰,与填报业绩信息顺序一一对应。不完整的申请材料将不予受理。

2.

用人单位推荐

各单位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请人思想道德素质、学术水平、科研潜力等进行综合评审,择优推荐至学校进行评选;经单位公示完成后将推荐人的纸质申请材料报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bitpostdoctor@bit.edu.cn,并注明“XX(单位)特立博士后推荐人选材料”。

3.

学校评审

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部申报候选人进行择优评选。

五、联系方式

1.

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68914539

联系邮箱:bitpostdoctor@bit.edu.cn

2.

各单位

相关附件,请移步至公告官网https://renshichu.bit.edu.cn/gbzpxx/653d7e4a51dc4d85afdf32ab5d6c15e5.htm自行下载

转自:“蔚青学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