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南国北师上岸帖!北师珠第一!这份403分高分经验值得一看!

2023/8/17 9:25:16  阅读:140 发布者:

Q

我的考研之旅

大家好,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本科是中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语文专业,初试成绩403分。

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专业的语文教师,所以选择报考学科语文。相较于其他几所学校动辄400+的复试线,北师珠“分数内卷”并不严重,而且40人的统招人数也十分友好。我的正式备考大致是从20222月底开始,持续大约十个月。

在这期间经历了上课、实习、毕业论文开题、疫情放开等多次意外,历经波折完成了初试。

备考时间安排

在暑假以前,因为要兼顾上课,所以一天大概复习时间也就六七个小时,暑假后每天复习时间大约10h左右,后期冲刺会延长到1112h

下面是我备考期间的时间安排:

考研之路漫漫,规划和坚持是考研人必不可少的精神!

具体从各个科目来说又有一些不一样,总的来看,我的策略是死磕专业课,抓稳公共课。下面是我的一些经验。

政治(71分):

政治与其他科目相比,是一门可以通过短期投入获得较大回报的学科。个人认为,在暑假之前不用花费时间来准备政治,正式复习可以放在7月份开始,政治科目你永远可以相信徐肖腿套餐。

01

基础阶段大家可以紧跟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基础班没必要看),他讲课通俗易懂,而且政经非常生动。

配套资料是精讲精练或者背诵笔记(内容大差不差)。具体来说,就是每看一节网课,就对照在资料上做一下笔记,然后做对应章节的1000题再订正。根据我的个人经验,这样大概两个月可以完成第一轮复习。

其实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做好笔记,留下一些学科框架的印象,尤其是马原部分,它重在理解(死记硬背没有出路啊!)。

02

9月份以后,可以尝试二刷一千题,同时可以听一下腿姐的技巧班。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3届政治真题反技巧意味浓厚,有很多选择题十分反常规,大量的双选题确实不符合技巧规律,所以大家在24届使用技巧时需要格外注意,时刻谨记基础至上,不能过分迷信技巧。

譬如23届考到的“第三次分配问题”,实际上是去年的热点,今年又拿来考了一次,如果前期基础不扎实,仅靠冲刺的热点和预测是无法满足需要的。

03

11月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和肖八出版后,政治复习可以说就将进入到了攻坚阶段,这时候我每天花在政治上时间增加到两个小时以上。

肖八值得反复做,同时也可以做一下腿四、徐六、米六等模拟卷。同时抓紧时间将背诵手册上编看熟,下编马原的原理背熟。

04

12月肖四出来,务必要将主观题全部背完,从第一到第四套都十分重要,绝不能认为后面的不重要不会考。

英语二(85分):

英语二相比英语一来说难度略低一些,最重要的是要把单词背熟。单词的话可以任选一本单词书,我使用的是红宝书。直接按照单元背,不用看单词课浪费时间。在2-9月,基本每天花半个小时背单词,后期时间少一些,但是也必须坚持到考前最后一天。

语法方面,个人推荐田静老师的语法和长难句网课,她讲的非常浅白易懂,特别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明天做到精翻一个长难句,对于后面做真题还有翻译都很有好处。

01

大概从6月份开始做真题,可以选择黄皮书或者考研真相。

因为英语二真题数量有限,所以我是从2002年的早年英语真题开始,每天做一篇阅读,做完一句一句分析,这样坚持两三个月后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到8月份以后就可以正式做英语二的真题,每天一篇。如果有哪一篇错的很多或者不明白的话可以看唐迟的阅读课,但是不推荐全看(太花时间)。

02

翻译、完型、新题型是所谓小三门,虽然分值不如阅读,但是对于志在北师大的同学来说,这一部分也要抓紧。在10月左右就可以开始复习,只做真题,我是将02年来的小三门包括英一都做了两遍。做的过程中,要积累一些常考的词组和用法。

03

最后是作文部分,英语二的小作文一般是书信,大作文是图表作文(23大纲改成三种,但考的还是图表)。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还是建议把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好好背一下,再加上石雷鹏老师的一些模板和套用句式就足以应付。当然,大家还是要在各个老师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准备一些专用的模板。

最后,建议在临考前的两周一定要用近两年的真题模考一下,检验自己的时间分配和连续答题的感觉,做到心中有数,免得上考场做不完题目。

333129分):

说实话,333能够考到这个分数是令我感到意外,因为北师大的题目一向都很活而且改的比较严。因此对于北师的333不能够像一般院校一样复习,个人更建议以333统考大纲为基础,结合历年真题,添加一些311学硕的内容。

对于333来说阅读教材是必须的工作,因为在前几年真题中出现的“全纳教育”“双重编码”实际上都是教材中的拓展内容。

除此以外,关于网课的问题,建议还是紧跟一家权威的机构或者老师,但是不要贪多,因为不同资料还是有一些差异,强行将几种资料拼凑在一起背反而会感到难以适从。中外教育史以自己背诵理解为主,教原和教心主要听课还有理解。

教育学原理分值最大,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北师也格外偏重在这方面出题,尤其是一些开放性题目,譬如今年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等。

然后就是关于背书的问题,333是俗称的“背多分”科目,有同学能够将整本复习资料从头到尾背上十来遍,也有的同学背上两三遍就能考一个不错的分数,诚然背书十分重要,但是对于北师大而言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从我个人来说,背书宜早不宜迟,我是在3月份开始学习333的时候就在进行背书的工作。一般来说是,看一节课程,当天把框架和知识点背下来。

第二天看新课之前再重复一遍,这样在6月份我就将333一轮学习和背诵完成了,这也为暑假的全面背书奠定了基础。

之后333的四个科目按照两个月、一个半月、25天、两周、一周、三天的节奏推进,大致到考前能够完成大约八轮左右的背诵。在考前一天就可以直接对照标题进行复述。

然后想说一点的是关于“编答案”的思路,在北师的卷子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超纲的题目,这时候就要发挥“编”的能力,但不是随意瞎编,而是要结合材料和题目要求,再根据自己所背过的知识进行重组和编辑。

808118分):

北师大808科目内容一向以又多又广著称,涵盖了整个中文类四年所有专业课内容,复习起来千头万绪。但是,作为专硕学生,808知识广而不深。我在复习时也是采取了抓大放小的策略。主要解决文学史、语言学、文论三大块,其余的内容稍作了解。

具体来说,我是采用框架法进行复习的。

每天通过网课和阅读教材书写知识框架,然后把当天的框架内容及时背下来。框架用一到三级标题的形式,摘写最精炼的关键词关键句,能够在看到的时候,脑子里就能自动复述出完整的句子。

到七月前我都是在做框架整理工作,整理完框架,也就相当于背完了一遍书。

对于刚开始复习的同学来说,现在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阅读作品,多看一些名家名篇、文论专著、学术论文等,这些都会成为将来答题时的重要素材。譬如今年的真题“萧红《呼兰河传》与林海音《城南旧事》儿童视角的对比”,题目远不是靠死背资料结论可以答出来的。

在考场上,我是利用之前阅读原著的记忆,加上考过的类似真题,组合出了我的答案。

现在处于复习初始阶段,时间还比较充裕,所以我建议大家多花一点时间在阅读原著上,至少将教材中涉及到的重点篇目和作家作品阅读一遍,能够留下对于情节、人物、主题的简单印象,这样在考场上就有话可说。

总的来说,敢于选择北师大的同学都是考研这场战斗的胜利者,不论结果如何,希望各位24的学弟学妹们能够放平心态,认真复习,一研为定!

转自:“学科语文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