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港城博士生心得分享丨如何选期刊?

2023/6/2 15:13:25  阅读:480 发布者:

以下内容是来着港城生物医学工程已毕业的B博士分享。

期刊范围都是跟柔性电子领域相关的,其他的领域了解的不多,没资格总结...

在说选期刊之前,B博士按他的理解列出来几个档次的期刊:

1

Nature, Science, Cell

Cell期刊的影响力稍微偏弱一些,主要是它收录的文章都是细胞相关,而柔性电子做的不限于细胞层面的,投稿顺序也是N>S>C);

2

NSC所有的大子刊,比如说Nature Materials, Nature Energy, Science Translation Medinice, Science Robotics, and Joule

当然大子刊里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比如说Nature Biotechnology普遍认可度会比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好一点点(别杠,杠就是你对了),但其实找教职的时候高校认为这些都是大子刊,不会太区别对待。

3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MatterAngewJACS

我能预感到会有一大堆化学领域的兄弟姐妹要说,AngewJACS觉得是远超前三个小子刊的,但就我面试的10几所985来看,学院不会把AngewJACSNSC大子刊放在一个层次比较的,懂得都懂。

4

AM, EES, MT, AEM, ACS Enegy Letters, Nano Today等。

这里的档次划分就比较模糊了,对于柔性电池等的研究肯定最好是EES或者AM,其次才是AEM, ACS EL。但对于TENG来说,其实都大差不差,当然一投时我是更倾向于IF更高的期刊。

5

所有的IF13~18的期刊,包括AFM, ACS Nano, AS, Nano Letters等。

这里是大致根据IF划分,肯定是很不精准的,比如说一些刚成立的国产期刊普遍IF超过10,有的第一个IF就能超过20,当实际文章质量并没有跟上,懂得都懂,当我相信这种现象是暂时的,国家大力发展期刊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问题。

6

所有的IF10~13的期刊,包括Small, JMCA (虽然暂时是中科院2区,但质量对得起IF),AHM, BBMaterials Today Physics等。

就像我上面说过的,这是很粗糙的划分,具体要投哪个期刊要看你的研究侧重点、工作量以及是不是有没有大牛背书等。

大牛不是每一篇paper都是子刊以上,适当也会发发小paper休闲一下下...

7

所有的IF7~10的期刊,比较典型的就是MINE, AMT, Carbon (即时IF已经过10了),ACS AMI (即时IF也过10了),Nanoscale, JMCC等等。

因为最两年整个期刊IF都暴涨,所以不少今年不到10的期刊即时IF都涨过10了,暂时我们都把这些期刊归到这个档次,毕竟IF都在涨吗,不动或者跌的相当少。

8

所有的IF少于7的期刊,其中包括绝大多数的MDPI旗下杂志。当然我又能预判出很多人要说某些领域的顶刊IF都不到5,但质量超高。这个是肯定的,就我了解的一些CS, Civil等领域的期刊IF都不高,但这些都不是柔性电子的研究领域,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我只说柔性电子这个圈。

IF小于7的期刊也会有更细致的划分,比较有名的期刊包括APLEMLNanotechnology等等,但找教职的时候,一般好一些的学校不太看重这些小paper,有几篇冲个数量就可以了,太多反而不好。

怎么选期刊

一般自己的工作自己最清楚,但也是当局者迷,可能会误判自己的文章档次。

一般我都会把文章给实验室大部分同学看一遍,先问问他们的看法,尤其是发过好文章的师兄师姐,他们看过的文章也不少,会直接指出文章的创新点够不够新颖。

比如说我做了一个项目,图都摆好了,我这时候会根据这篇文章的亮点圈定一个投稿期刊范围,假设这篇文章是做柔性压阻式电子皮肤,那我可选的期刊范围很大,包括所有的综合性期刊(如NSC, SA, NC, AM, AFM等)和一些愿意接收各种sensor的专业期刊(如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Materials, Science Robotics, ACS Nano, Nano Letters, Nano Energy, ACS Sensors等等),说白了做的越是热门方向,可选期刊范围越大。

然后根据文章自己总结创新点(比如有没有新材料,材料特性,demon展示度,以及工作原理新不新),工作量(做了多久项目,数据多不多,故事完不完整,以及能不能文章前后呼应等等),师兄姐给的意见,和有没有大佬坐镇(懂得都懂),可以大致确定这篇文章是什么档次的,一般一篇文章可投期刊可以横跨三个连续的档次。

这里假设我这篇paper最顶就是第三个档次,送审几率有20%,如果被秒拒,就试试同档次其他旗下期刊,但要注意投的期刊收稿范围跟你的研究方向合不合,做strain sensor投到Matter肯定大概率会被秒拒,那就没必要浪费精力去试了。

以我的经验来说,NC秒拒的paper就可以直接试试下个档次,如果是送审后被拒,可以再试试SA等。

我遇到过文章一路被拒,从当开始的一投第二档次的期刊拒到最后一个档次,这时候可能确实是你文章内容有些问题,要么摆烂随便找个期刊水过去,要么大改一遍再试试,要么挂个大佬重新投一遍(确实见过这样的案例)!

啰嗦了半天,其实期刊怎么选也不用纠结,就算你不懂,你老板懂啊。就算你老板不懂,你被拒两次你就懂了。

再说了就算你真懂了,投期刊也照样有可能会被拒,有时候运气比经验更可怕!最后祝愿每位大佬都能发CNS

转自:“青藤学术辅导”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