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星球数据派 ,作者星球数据派
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数据派
免责声明:以下数据均为网友基于网络各平台所收集、汇总的相关评估信息,并非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数据,因此部分学校数据和名单和真实情况存在一定误差,请各位读者注意鉴别。文中数据和信息仅供参考使用,不代表作者意见。
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官方渠道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近日,南京多所高校公布第五轮成绩单。
5月8日,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在一篇题为《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的文章中提到,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该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蝉联A+等级,5 个学科获评 B+等。
报告提到,2022 年,南京医科大学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有3 个国家重点学科、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 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3 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蝉联A+等级,5 个学科获评 B+等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连续4年位列软科中国最好学科首位;现有11 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 1%,2022 年新增 2 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位列 ESI 全球排名前 1‰并不断争先进位。
在恭喜南京医科大学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主要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相对于第四轮A类学科数量的增长情况。
01
第五轮评估与第四轮A类学科数量对比总览
2022年12月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刚刚出来之时,网络上关于第五轮大放水的说法甚嚣尘上。某些人声称第五轮学科评估A类大批发,含金量大幅度降低,已无参考价值。
虽然目前主管部门并未统一官宣,但部分高校已透露第五轮分档标准。从A+学科看,标准确实从前2%放宽到前3%,导致头部的985院校A+学科普涨;与此相对应,目前也倾向于认为A级学科从前5%放宽到前7%;但A类学科则继续保持前10%的水准,意味着A类学科数量并未大幅度增长,有限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参评院校基数的增长。
从目前已经实锤的各校数据看,第五轮A类学科标准继续保持、并非大规模放水的说法得到验证:
西安交大A类学科从第四轮14个增长到15个;
北航A类学科从第四轮14个增长到17个;
南开大学A类学科从第四轮14个增长到15个;
985中增长数量最多的山大和中大则分别从第四轮的8个和14个增长到19和24个;除此之外,大部分985的增长量均在3-5个之间
从头部高校整体看,平均增长率大致在30-40%之间,意味着对一个第四轮拿到10个A类学科的985来说,第五轮正常可以获得13-14个A类,这个涨幅非常合理,属于自然增长,与放水无关。
上表中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等个别大学用红字标识的数字代表目前没有任何消息,不代表第五轮数据没变化,请注意提示。
02
第五轮评估相对于第四轮A类学科增长数量排名
从两轮评估A类学科数量增长的绝对值看:
山大、中大分别增长11和10个,堪称最大赢家:得益于山东、广东两个经济大省的大力扶持,两校预算经费都异常地高,假以时日,两校便可一飞冲天;
复旦、交大、南大均增长7个,但考虑到三校第四轮基数本就很大,因此进步幅度相对稳健;
天大、厦大均增长7个,成为中九中增量仅次于中大的两校:两校颇为低调,但表现非常抢眼,天大成为工科A类数量第三的名校,而厦大A类则翻番;
同济、吉大、西工大都增长6个,表现也颇为出色;
华科第五轮颇为低调,但实际上如果华科18A实锤,该表现其实尚可,并非像部分网友所唱衰的那样不堪;
相对而言,985中增长最少的居然是同为C9的哈工大和西安交大:两校第四轮表现强劲,该上A类的基本均已达成,第五轮增长空间确实不大。但西安交大A+学科从2个增长到5个,且都是硬核工科专业,可喜可贺;哈工大则面临北航的长子、太子之争。
03
第五轮评估相对于第四轮A类学科增长率排名
从两轮评估A类学科增长率看:
暨南大学是目前已知高校中最高的,从1个暴涨到6个,增幅达500%;
985中增幅最高的则是盛产大国工匠的西北工业大学,高达200%:西工大一洗第四轮之耻,第五轮斩获包括计算机在内的重量级A+学科,成为2023年高考最被看好的黑马,理科录取分数线有望赶超厦大、天大,正式加入中九集团;
兰大、山大、厦大等院校增长率均超过100%,成为第五轮的几大赢家:山大、厦大第四轮A类学科均为个位数,被同档其他友校落下,第五轮终于翻盘,回归正位;
985中增幅最小的几所就还是哈工大、西安交大、浙大、南开和武大,原因不外乎这几校已经足够强大,再往上难度较大。
转自:“TOP大学来了”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