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孩子的书包,父母的希望 ——观高考前后有感

    类别:散文 作者:原野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24/4/11 8:02:14 网友阅读:63次 网友推荐:0次  字号:   

    孩子的书包,父母的希望

    ——观高考前后有感

    文/原野

    社会渴求现代化的人才。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才是最需要和最珍贵的资源。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各国、各个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越来越密切,世界市场正在加速发展,全球需要高素质的“现代人才”。

    在这种人才争夺全球化的推动下,教育作为开启国门的金钥匙,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孩子教育的三大支柱,都在发生变化。正是这些变化,关系到孩子的成长,牵动着每个家庭、每个亲人的心。所有作为孩子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愈加强烈,为了使孩子有所建树、出人投地,付出自己的一切,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

    “望子成龙”无可非议,“望子成人”更加重要。鲁迅说过,对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要培养他们具有“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这种力量的背后,就是理想。因此,“望子成龙”不能“逼子成龙”。让孩子从小树立理想,并不是逼迫孩子去考高分数、去考好大学。人常说“过犹不及”最重要的是要发掘孩子的擅长、潜能和培养孩子的爱好,要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让孩子每天生活在重压之下,就会使本来活泼聪颖的天性变得郁郁寡欢,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可怕想法。德国诗人海涅说过“即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

    如果说母亲是大地,那么父亲便是那一片蓝天;如果说大地能够创造生命,那么蓝天就应该包容世界。

    记得孩子在4岁的时候,由于没人照看就送到了单位的幼儿园。那时的她,长的特别可爱:留着短发,圆圆的脸蛋,上身穿着紫黄色的马褂,下身配一条黑色的条绒裤,一双讨人喜爱的眼睛,逢人便得到一番夸赞。

    别看她人小,可心里天生注定了一股子好胜心。开始就上幼儿园中班,半年后上大班,再半年后上学前班;可谁知到过半年后,她又要上大幼儿园;半年后又要上一年级,那时她仅仅7岁。这样的孩子,作父母的皆感到高兴和自豪。对于孩子的课本学习,我只要求她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并不喜欢她沉溺于大量的题海之中。我是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教她如何去做人、如何去融入社会、如何感恩别人,如何学会海涵宽恕别人……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背上的书包渐渐鼓囊起来了,稚嫩的肩膀挑起了沉重的负荷,回家便累得气喘吁吁。我虽然疼在心里,可为了孩子的未来,还得多多鼓励,多做思想工作。因此,挑灯夜战拼搏于大量的作业之中,直至两眼皮打架时,不得不劝她休息。有时成绩虽然未达到我的要求,但我从她的表情和眼神里读懂了一切,于是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失败。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最棒的!我永远支持你!”这样,孩子的心里觉得好温暖,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她、知道她。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她们肩上承赋予着许多的希望和期盼。然而,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是愈加强烈,因此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人常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堂,学校是孩子的第二学堂,社会是培养和考验孩子能力的大舞台。作为家长的,应该“蹲”下来看孩子,以孩子的心态去接近孩子,走入孩子的心中,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孩子消除两代人的思想代沟,给孩子一片轻松愉快的生活空间,她们会觉得生活更加阳光、更加明媚。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学会做人、学会自尊的。

    “学者为师,身正为范。”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在学校,老师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要热爱孩子、关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够向好的方面转变。

    人生的路上,有平原小溪,也有高山大河;有灿烂阳光,也有风风雨雨,只有敢于面对人生、挑战生活的人,才能像暴风雨中的海燕,“得意洋洋的掠过海面,好像深灰色的闪电”。能否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挫折和失败,是衡量父母自身素质的高低的一个尺度。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失败。有的父母之关心孩子的分数,考试下来就问,“考好了没有,能考多少分……”考好了满脸堆笑,否则劈头盖脸顿句训坼,“让你好好学习,多下点功夫,现在倒好……”孩子心里的防线彻底崩溃了,感觉没人理解自己,变得失望、很沮丧。这无疑在孩子成长的心灵里植下难以解脱的阴影。马克思说过,“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要学会鼓励孩子,多用“你能行”、“你永远是最棒的”之类的话激励孩子。因为,当一个人情绪愉快时,人体会分泌出有益于健康的物质,世人产生快感;当一个人情绪低沉、郁闷时,人体会分泌出肾上腺素类的毒性激素。只有活动身体时才会将这种毒素排出体外,消除对身体的危害。体谅孩子,多给孩子自信,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尊严,让孩子在尊重中成长,在生活实践中正确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培养孩子敢于迎接困难和挫折的挑战者,才是我们21世纪的新型人才!

    著名儿童诗人金波在《我能行》里写道:“如果面前有一座山峰,我们就勇敢地去攀登;如果遇到一场暴风雨,我们就是翱翔的雄鹰。跌倒了,爬起来,说一声,我能行!再去争取成功。我能行,有信心;我能行,更坚定;我能行,去开创新的人生。”

    今天的孩子,是21世纪的主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是智慧,是勇气,而这种勇气要从小培养。希望我们每位父母亲给孩子正确的信息——“我能行,我是好样的,我永远是最棒的”。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