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赵老师

    类别:随笔 作者:温故知新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7/8/11 6:24:59 网友阅读:911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赵老师

    赵老师是我高中(1980年)一年级上半年的政治老师。也可以说是记忆中给我授课时间最短的老师,几乎连半个学期也没有,暑假后入学,到年底还未放年假时赵老师就随丈夫调回老家沧州工作了。就是这么短的时间,前些日子在同学会上谈到赵老师时有的同学已很难记起了,但是我对赵老师却真的记忆犹新。

    赵老师没有一般女老师的文静和典雅,中等身材并不苗条,穿着跟男老师没有多大区别的感觉,没有见过花哨的衣服,几乎是以蓝、白、灰、黑为主。走起路来也是风风火火急匆匆的样子。赵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是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向同学们问好后(当时 我以为是山东人),做自我介绍。只见她边说边将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地写在黑板上,非常认真的样子,一点儿一捺也不含糊,应该是我记忆中最漂亮的板书。

    高一上半学期政治课的内容是政治经济学,新接触的概念是商品、价值、剩余价值、货币、资本……等。这些本来陌生又抽象的概念赵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在讲到资本家时,她没有只是对着课本讲,而是结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知名人物的家史来讲,告诉我们某某家就是资本家,他家的产业是什么,当时的经营方式,雇佣的工人数,产品的销售方式,其中哪一部分是获取的剩余价值。在听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弄懂了课堂知识,还增长了一些社会知识。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将课堂时间利用得十分科学合理,几乎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来教室上课她总是拿着一个小黑板,那上面是她提前归纳出的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的要点。每次上课总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将小黑板上的要点记到各自的学习笔记上,并叮嘱学生,学习笔记千万要保存好,这个学习笔记上的内容就是迎接各种考试需要温习和牢固掌握的内容,有了这个学习笔记,也就不用在迎考前印发这样那样的复习题了。她说得很认真,很恳切,很有信心。后来在其中考试时,我们有了切身的体会,真的将平时的学习笔记上的内容熟练掌握时答起题来真有十分踏实的感觉。另外赵老师上课提问不是让学生站起来原地口述回答,而是让被提问的学生到讲台上把要回答的答案用粉笔写在黑板上,让大家看回答的内容的同时,赵老师还将错别字也给指点出来,并说明某些字有习以为常的通病。比如当时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多数学生在写“关系”的“系”字时总爱把上边的一撇丢了,赵老师用粉笔重重地添上,印象太深刻了。她边指出错误边强调千万注意要在平时就培养好习惯,以免在高考时因小失大。

    通常政治课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每周两到三节课。但就是这相对较少的时间,赵老师对学生的体贴和关心却是使人难以忘怀的。秋冬交替时节,闹感冒的同学很多,有时在课堂上,一个接一个的狂咳,老师讲课都受影响了,有的老师是让我们努力憋着,并且态度十分严厉。而赵老师却不然,她十分体贴地告诫同学们,一定要加强锻炼,越是天气不好越要不放弃锻炼。她还给我们讲锻炼并不会影响学习成绩的道理。还相当自豪的告诉我们她自己是在高考前一个月还随学校篮球队去外地参加比赛呢。我也清晰地记起她在随学生做课间操时是很认真地将每个动作做得十分到位的。当时每周周日休息一天,住校的学生可以回家。周六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政治课,赵老师相当体谅同学们的心情,总是在下课前几分钟叮嘱学生们尽管归心似箭,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归心似箭”这个词我正是从那时知道和理解的。赵老师还教给学生生活小秘方,嘱咐住校的学生回家后可让母亲给烙大饼,切成饼丝,凉干带回学校,当食堂伙食不够时,把饼丝用开水一泡就可以吃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不是与现在的方便面有些相似吗?多么聪明又有智慧的赵老师啊!

    几十年过去了,想起赵老师和我们短暂相处的点点滴滴,还是那样的暖心。赵老师在家乡生活得一定幸福快乐吧!

    作 者:唐锐

    联系地址:河北省迁安市帝景豪庭小区26号楼341

    联系电话:13832886599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