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题记
古诗是中华文化长期积淀的精髓,每一句诗都蕴含着丰富的深厚的传统文化,读之能触摸到几千年来沉淀的文化基因。然而在当下社会,网络低俗文化盛行,已把古诗词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果我们不及时拯救,恐怕我们的后代找不到回家的路,找不到自己的文化基因。
古诗是记载人类生命文化最早的文学载体,我们要把中华诗词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有趣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古诗翻译成生动有趣的现代文,减轻孩子对古诗的内心恐惧感。可开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古诗鉴赏大会》的方式让孩子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历经沧桑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堪称文学典范。我们要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从“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学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拥有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在诗词学习中,炼字是炼句的基础,炼句是炼字的结果,为了提高是的思想性,为了更高更美的诗境,我们要树立诗不厌改、虚心求教、一字为师为理念,摒弃浅尝则止、粗制滥造、讳疾忌医的恶习,初稿写成后,要字斟句酌,反复锤炼,反复修改。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意听取别人的建议或意见。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细心钻研。
纵观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诗歌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近体诗和古体诗等类型。不同时代,诗歌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但它的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是不变的。
不为低俗遮望眼,只缘生在古诗中。品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让古老的诗词在新的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成为我们最美的文化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