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棉花摘在中秋节

    类别:随笔 作者:松哥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6/9/21 15:47:48 网友阅读:1491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棉花摘在中秋节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在中国是一个可以和春节相媲美的节日,各地的人们也都用不同的风俗礼节来抒发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团圆的向往,因而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而每年的中秋节,我都会用摘棉花来宣泄对母亲的思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秋节也变的日趋隆重,走亲串友,互送礼品。而在农村除了这些,人们还要忙着秋收。大豆摇起响亮的铜铃等待收割;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催人收获;棉花笑开嘴巴吐出白云招惹人们的视线。而掰玉米、扒皮、脱粒、晾晒更是不容耽搁。而中秋节这天,我必会去帮大姐摘棉花,也可以说是大姐必会将棉花留至这天等我采摘,以了却我思母的情结。母亲去世之前的每一个中秋节,都会带我去棉田摘棉花。洁白的棉田,就像白云从天空飘临。极目望去,无尽的洁白与远处的葱茏及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加上母亲弯腰摘棉花的剪影,成为了我无尽的回忆。

    每年中秋节这天,母亲总会悄悄的带上几个月饼,我们摘累了坐在地头休息的时候,就可以享受这人间美味了。至今还记得依偎在母亲怀里撒娇和调皮的抢夺大姐月饼的情形,而母亲也总会偏心的多给我一个。每次我摘得棉花,母亲总是单独存放。因为我摘的棉花里总是夹杂着枯黄的棉叶,一碰还会碎的星星点点,特别难分离。到了闲暇时,母亲总会再仔仔细细的收拾一番。我劝母亲不要太认真,母亲

    却从没糊弄过。母亲说,只有优质的棉花才能弹出好的棉絮,才能做出暖和的棉衣和棉被。我所穿的棉衣、盖的棉被就是母亲自己种的棉花做的,直到今天我依然能感觉到母亲留在上面的温暖。我之所以喜欢棉花,还因为它有着坚强的生命力。它在乍暖还寒的冬天破土发芽,在炎炎的酷暑现蕾开花,在秋风瑟瑟的深秋吐出如银似雪的棉絮。它经历了严寒酷暑、旱涝虫灾,依然坚强的成长,就像母亲从不曾垂头丧气,对生活充满着憧憬和信心。它的纤维虽细小,却总是手拉手、膀靠膀的抱作一团。人们用它纺成线、织成布、做成衣,便不再是一根根微不足道的细毛毛,而是能经得起磨、拉、扯、拽的团结整体。而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崇尚的吗?

    中秋的月依然明亮,为生活奔波的人们依然渴望团圆,而明年的中秋节我依然会去摘棉花,这就是生活!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